1.失意回国后表现出色,为何张玉宁在北京国安发挥如此亮眼?
2.国安队队员背景
3.中超北京国安竟然连中冠业余县级球队都踢不赢,说明了什么问题?
4.北京国安如果联赛不夺冠,巴坎布有责任吗?
5.都是中超老牌豪门球队,北京国安和山东鲁能相比,谁更厉害一些?
失意回国后表现出色,为何张玉宁在北京国安发挥如此亮眼?
张玉宁结束了自己在海牙俱乐部的失意状态,转头中超豪门北京国安之后,大放异彩,表现十分抢眼,这是因为在经历欧洲联赛的熏陶之后,表面看起来虽无甚变化,但内心惊起的波澜实在不小,他感受到了自身实力与欧洲球员的差距,亦如武磊之与上港,也算是王牌球员,但到了西甲西班牙人,一样在主力边缘徘徊,这不是自身能力的绝对不足,而是亚欧球员在竞技实力上的广泛差距,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那么之所以留洋球员回国后往往能胜任主力位置,且表现出色呢,我想是因为国内联赛节奏慢,更适合体能不是特别强悍的中国球员的竞技状态,加之留洋阶段受过更高级别赛事的熏陶,对比赛的解读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而且相比较在留洋阶段的边缘化位置,在国内联赛中以其现有实力在得到强力外援疯狂喂饼的前提下,当然是进球如麻,状态爆棚。
如今中超联赛在经历过金元足球阶段之后进入到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随着越来越多资本的抽出,势必会对联赛造成比较大的冲击,很多球队面临很多发展难题,加之足协神经刀似的政策导向,使得一些有实力的球员更加希望去到欧洲联赛去历练、去进步,然后带给我们全新的不一样的足球理念,这当然是个好时机,我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国内球员能走出去,接受更好的职业联赛的熏陶,提升综合实力,在未来的日子里为祖国的足球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就如同张玉宁一般,留洋虽不得志,但并不妨碍他的进步,以及对足球的热爱,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他能成为像武磊一样挑起复兴国足的历史重任。
国安队队员背景
十、张稀哲
有一说一,张稀哲确实没有能力在德甲立足、亦没有在国家队展现出足够多的十号大将之风,只不过在中超联赛层面,威胁传球数字在本土球员里长期在联赛排名前列的他,其实已经拥有比绝大多数同辈球员更成功的生涯、是北京国安当代球员的翘楚。
作为中场大将,自2009年以新秀球员身份随队夺冠以来,他前后已经为国安出战超过300场赛事。在2020年8月的京津德比战中,张稀哲打入了自己在北京的第41个入球,超越了前辈陶伟、加盟国安队史射手王,之后就是一直在刷新和巩固自己的该项纪录。
九、杨智
在北京国安队史上,杨智是非常特别的一位名宿。出生于广州的他,早年效力于广东青年队、真正出道于深圳科健俱乐部,当时和他一起在年少岁月中一起打出鹊起声名、在低级别联赛摸爬滚打的年轻小伙伴,是后来成为广州两支球队主力的吴坪枫、吴伟安。
时间来到2005年,深圳科健解散,队伍成员各奔东西。在那一个南北风格差别明显、气氛对抗浓烈的时间点,不同于绝大部分广东优秀年轻球员的选择,杨智一路向北,在北京国安一呆就是十四年的光阴。
期间,他曾在高洪波入主国足的时间段里成为中国国家队的国门、帮助国安拿下中超冠军、刷新李雷雷保持的队史最长不失球时间,个人在徐云龙之后更接任过球队队长袖标。
在区楚良及彭伟国那一代南派球员退役之后,在同样是北京国安名宿的高洪波一手提携下,成名多年的杨智成为了重新打上国家队主力的广东人,而广东球员也成为了北京队长,这两点想起来其实是颇有趣。
八、曹限东
司职中场的曹限东,可以说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足球圈的偶像球星,个人实力不俗,与高峰、谢峰、高洪波三人合称为京城四大名捕,是一代国安球迷的经典回忆了。
赛场方面,曹限东球风优雅、灵气十足、一脚出球能力强,享有金左脚的名号,实力在人才济济的九十年代也有入选国足的荣光履历、曾两次入选联赛年度最佳阵容;长相也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深受女球迷的喜爱。
根据知名演员高圆圆的回忆,她在读书时候曾和许多当时北京喜爱足球的女孩一样,给俱乐部寄过送给曹限东的情信。可惜的事情在于,曹限东在生涯当打在1997年球队重建换血之后就离开北京国安、先后在青岛海牛、北京宽利驻足,个人状态也是因为伤病因素下降很快,于2001年挂靴退役。
七、高峰
高峰,足坛人送外号快刀浪子,知名歌手那英的前锋,活跃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强力边锋,职业生涯先后效力于北京国安、前卫寰岛、沈阳海狮、天津泰达等球队,全盛时期以速度快、单兵突破能力出色闻名中国足坛。
进入甲A时代之后,高峰与其余队友一起缔造了北京国安队史上第一个高峰期。因为飘逸的球风、非凡的实力、火爆的个性,再加上场外的花边新闻,个人辨识度很高的高峰,在当时可以说是中国足球圈内讨论度很高的名将。可惜的事情在于,球员时代的高峰就不太自律、巅峰期结束得很早,在退役之后更是成为瘾君子、好名声因为管不住自己而早早败光。
六、谢峰
出生于上海的谢峰,自3岁开始随父母搬迁到北京生活、早早进入北京足球的青训系统,父母都是运动员出身,父亲练足球、母亲练田径。
可以说,谢峰是活跃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到新世纪初期的经典前锋国脚,个人职业生涯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度过,末期阶段离队在深圳效力。
全盛时期,谢峰是中国足坛首屈一指的快马,据说个人百米时间大约在11秒2左右,与队友高峰撑起了一段绿色狂飙的国安岁月。此外,谢峰以巨人杀手的属性著称、职业生涯里面对强队更容易取得入球。
遥记得,谢峰与高峰谁更快,曾经是甲A老球迷讨论得津津有味的经典话题。借用老队长韩旭的评价,相比之下,谢峰的快更体现在启速之后、是加速越跑越快的类型,而高峰在短距离下的启动爆发之快则更明显。
五、高洪波
作为北京国安自产自养的初代名将,高洪波在北京国安待的时间并不长,但他期间所做的贡献足以压过许多效力年资更长的国安名将。
回到九十年代初期,在职业化还没完全开启的时候,高洪波先以甲B金靴的身份带领北京国安冲入甲A联赛,之后在接下来的两个赛季里一次拿银靴、一次拿金靴,是当时北京队的王牌球员。
可惜的事情在于,在1994年职业化元年开启之后,因为强制体能测试通过才能注册球员的做法出台、体能不占优的但却能在当时足坛里球员排名前列的冷面杀手高洪波,不得不远走新加坡联赛淘金一年,等到1995年之后做法取消才回归球队。在后续回顾这样的经历时,高洪波也是很无奈地表示:我不是一个特别能跑的人,我是在门前解决问题的人。
在1995年重回球队之后,高洪波再稍微延续了一下巅峰表现,甲A打入11球,仅次于15球的范志毅,在当年射手榜排名第二。在次年的1996赛季里,高洪波在足协杯发挥出色、带领北京国安拿下了职业化年代以来的第一个锦标。冲甲A的功勋射手、队史第一个职业锦标冠军的功臣、北京国安队史上培养的第一个本土标王,光是这三个头衔,足以令高洪波在北京队史享有靠前地位。
四、陶伟
作为昔日健力宝”青年队的一员,来自北京的陶伟可以司职左后卫和前腰两个位置,职业生涯里都在北京国安队度过,个人球风组织能力强、还有一脚相当出色的任意球和定位球处理功夫。
在1998年到2010年期间,陶伟合计为球队出战了270场赛事打入40球,曾经是国安的队史射手王。作为球队的大脑与指挥官,陶伟多次帮助球队打入联赛四强的水平,是2009年夺冠的功勋球员之一。
在2009年夺冠之后,完成了梦想的陶伟就宣布过退役的决定,不过最后选择多踢一年再退役。此后,陶伟转型教练,前往西班牙学习并在著名的足球教练穆里尼奥身边待过一段时间。学成归来之后,陶伟在北京国安长期担任助教,继续将自己的上半人生留给家乡球队。
三、杨璞
杨璞,出生于北京,是大名鼎鼎的国安三少之一,亦有拼命三郎的美名,也是当年得以征战2002年世界杯的北京国安队员、新世纪初鼎盛国足时间段内的常备国脚。
在职业生涯之中,杨璞能胜任中场所有位置及左右边后卫、多年来为球队任劳任怨、哪里缺人就去哪里顶上。从1998年入队一直踢,再到2009年终于夺冠后宣布退役,再到之后长期在俱乐部梯队从事青少年球员培训工作,可以说杨璞把自己的上半人生都献给了自己最爱的家乡球队。
二、邵佳一
出道于北京国安俱乐部的邵佳一,是中国足球史上少有能在五大联赛球队担任主力的杰出球员。回到1998年,时年18岁的邵佳一加入了北京国安俱乐部,开始在中国顶级联赛亮相并快速展现出了自己的能耐、成为当时国内联赛一流中场球员&出现在世界杯舞台的国家队国脚,与队友杨璞、徐云龙被球迷并称为国安三少,成为京城足球新一代偶像球员。
在2003年,邵佳一离开北京国安,以先租借后加盟的形式前往当时的德甲球队慕尼黑1860队发展,此后陆续辗转于科特布斯、杜伊斯堡,在德国度过八年黄金岁月。回到2011年年底,邵佳一结束了漂泊9年的留洋岁月凤还巢、回到北京国安再踢了四个赛季。
在重新得到邵佳一的四年里,北京国安两次成为中超第三、一次成为中超第二、一次成为中超第四、成绩都在年度四强。可以说,邵佳一虽然没有把足球最美好的黄金期给到北京国安,但最早的纵马轻狂和最后的黄昏余光,他都留在了家乡球队这一个应许之地了。
一、徐云龙
出生于北京一个文艺世家、父母都是专业舞者的徐云龙,自小钟情于足球运动,选择了一条与父母截然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因为强壮的体格、出色的爆发力,徐云龙在少年时代于足校里很快就脱颖而出。
在选择青年队时,当时的八一队和北京国安都向徐云龙伸出了橄榄枝,而后者选择了家乡球队北京、开启了一段一人一城的漫长足球之旅。在职业生涯中,徐云龙司职中后卫、右后卫、右前卫、前锋等多个位置,是典型的国足万金油名将。
国家队方面,徐云龙从米卢蒂诺维奇到朱广沪任主教练时期一直是国家队主力后卫&京系球员的代表、生涯合计出战72场贡献7球,是2002年世界杯大名单里的一员。
俱乐部生涯,徐云龙1999年开始为北京国安一线队登场比赛,之后一直在北京国安效力,2016年挂靴退役之后在球队管理层任职,联赛合计出场415次贡献28球,算上各项赛事合计出场超500次,长期以来都被球迷视作是球队队魂级的人物。
中超北京国安竟然连中冠业余县级球队都踢不赢,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问题就是:中超的含金量已经低到超乎你的想象。
第二个问题就是:有些人踢球是真的为了梦想,所以很努力,但就是没有上位的机会,还有一些人是上了球场还在做梦,反正输赢对他们来说无所谓,也不影响自己的高薪收入。
一、国安输给一支中冠队,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个中冠业余县级球队,按联赛层级来看,比一个中超球队(还是所谓老牌传统强队)至少差了四级(中超,中甲、中乙、中冠),如果按真正的层级差异来比,国安会输给一支中冠队,那就是天方夜谭。换个角度,那就是一个笑话。一支中冠业余县级队击败国安这支中超强队,现在看来,不是天方夜谭,而实实在在就是一个笑话。
二、国安的实力堪忧有人会说这个笑话是因为国安没认真,出场阵容是二级球员+中超替补。但事实上你们都是职业的,对手就是一群县级发烧友,你吃这碗饭,却踢不过一群业余发烧友,除了笑话,还说明了一个问题,你们这些职业化球员职业程度实在是太不职业了。
而且,从比赛内容来看,泾川文汇配合更默契,脚下功夫更细腻,很多小范围传切配合甚至让国安完全跟不上趟。包括体能在内,泾川文汇还占据明显上风。我的天啊,如果不是泾川文汇太强,那只能说明国安太弱。
三、中超的含金量已经低呼想象国安败给一支低四级的业余球队,而且全场不占上风,这个问题的实质就是,中超的含金量已经低到超乎你的想象。事实胜于雄辩,这样的中超,完全无法体现一个国家最高水平的职业联赛。既如此,中国足球赖以生存的联赛环境已经恶劣到极点,推倒重来,一点都不可惜。
结论综上,国安所谓爆冷输给中冠球队,实际上是一件好事,让人们终于看清了中超的本质,所谓不破不立,是重新再来的时候了。
北京国安如果联赛不夺冠,巴坎布有责任吗?
现在中超联赛已经进入尾声,北京国安的情况非常不利,那么,北京国安如果联赛不夺冠,巴坎布有责任吗?下面给大家具体的说明一下:
一、北京国安自身没有发挥好,特别是后半段士气低迷:
北京国安是中超联赛的一个强队,他们的实力非常的雄厚。赛季初期的时候北京国安获得了十连胜的成绩,确实让人刮目相看,那时候北京国安的状态很优秀,特别是他们的进攻端球员发挥十分出色,巴坎布的突破能力出色,而且传球的视野很不好,张玉宁等球员,也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可是之后进入中超联赛的后半段,北京国安就一路下滑,他们的状态明显跟赛季初差别很大,整个球队的取胜欲望下降。
二、北京国安没有冠军气质:
北京国安确实是中超联赛的一流强队,他们拥有非常豪华的中前场,但是大家要注意的一点是北京国安的后防线非常脆弱,他们在最近的一系列比赛中,明显防守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开场阶段和比赛结束阶段,后防线几乎是一团糟,所以北京国安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结局,其实他们的后防线问题是一个重要因素。
三、巴坎布无力回天,个人发挥一般:
巴坎布在所有的中超联赛来说锋线球员中,属于实力比较强悍的一位,可是他现在也是独木难支,尤其是主场球员不能够给他很多的帮助,让巴坎布几乎在是单打独斗,试想这样的情况下,巴坎布能够怎么样呢?所以责任不是巴坎布,而是全队!
都是中超老牌豪门球队,北京国安和山东鲁能相比,谁更厉害一些?
先说结论,从双方交战战绩来看,鲁能略有优势,从冠军荣誉来看,鲁能更是压过国安,毫无疑问鲁能要比国安厉害。
作为职业联赛以来,北京国安和山东鲁能都是中超老牌豪门球队,两队恩怨情仇肯定不是惺惺相惜了,他们的踢球风格和历史底蕴,互有优缺点各有数量庞大的球迷群体。
只说中超,不提甲A的情况下,国安喊出?永远争第一"的口号仅有2009年一冠,山东鲁能2006、2008、2010年3度夺得中超冠军,还在2006年双冠王开启巅峰王朝,那时的鲁能老将新秀球星云集。重情重义团结激情赢得很多球迷的喜爱,但当时和足球管理部门关系不错。
单就纯粹的足球来讲,鲁能确实高出一头。鲁能的青训中超无人能比,夺冠次数也高于国安,相互战绩也胜出。以前的鲁能和现在的鲁能足球,走的是身体流派,选材注重身体素质。以前的国安走的小快灵,发展到现在是控制技术风格。
鲁能也想走技术流,也请了巴西外援和外教,但本土球员还是糙哥,所以到现在打不出来。国安呢也想过弄几个身强力壮的球员,但是身强力壮的球员往往太独,和其他技术类球员配合不到一起,所以也没辙。鲁能面对国安这种技术型球队的时候,习惯依靠身体,靠强硬的方式,在国内如果说拼身体,恐怕没有能强过鲁能的,鲁能的问题,在于自下而上的心态不平衡。
不过鲁能后备力量充足,鲁能青训体系比较健全,培养了很多人才,中超联赛有很多鲁能年轻球员的影子。一句话联赛不职业一个判罚都能改变整个球队的命运,鲁能拥有庞大的忠实球迷和引以为傲的青训,这是敢?查论文"的底气。国安因为球风等原因不待见的很多,但人家是御林军这也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