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篮球show-街头篮球show baby

tamoadmin

1.街头篮球的由来

2.街球表演的性质?

3.街球和普通篮球有什么区别

4.阿尔斯通街球王的称号是怎样来的

街头篮球的由来

街头篮球show-街头篮球show baby

“街头篮球”最初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和纽约市贫民区街边的篮球场,并因此而得名。由于早期参与“街头篮球”的都是黑人,所以“街头篮球”又被称作“黑人篮球”。在两地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街头篮球也很快的发展,并且组建属于自己的像“华盛顿学生体育协会”和“黑人篮球联盟”之类的组织。

除了夸张和有创意的篮球风格之外,街头篮球最初与当时主流篮球运动的不同在于:每场街头篮球比赛后,观众都会冲到篮球场上,在乐队演奏的黑人流行音乐伴奏下,和球员一起舞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伴随着美国主要城市的人口剧增,形式随意的街头篮球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接受和欢迎。商人们预测到了“街头篮球”的潜在商业价值,将这个业余联盟包装成了较高水平的职业联盟。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纽约人Holcomb Rucker在纽约市曼哈顿的哈林区举办了第一届街头篮球的正式比赛。NBA名人堂球员J博士和张伯伦都曾经在哈林的街头篮球赛中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而哈林区也因为其在街头篮球历史上的特殊意义,被许多当今著名街头篮球队伍用在球队名称上。

最早把街头篮球的篮球风格带入NBA,要归功于现役NBA球员阿伦·艾弗森。当艾弗森1996年刚进入NBA时,他独特的篮球风格并没有立刻得到大家的认同。NBA传奇巨星——查尔斯巴克利甚至曾经刻薄的称艾弗森为“年度最佳杂耍新秀”,而不是“NBA年度最佳新秀”。但是,当2001年,街球风格的艾弗森带领着费城76人队进入NBA总决赛,街头篮球运动的发展也终于到达了一个新的高潮。

在2001年,著名鞋类品牌AND 1举行了第一次每年一度的夏季街头篮球巡回比赛。同年,街头篮球协会也正式成立了,如今街头篮球协会已经发展到拥有12支球队,在每年的6月至9月间进行比赛,旗下杰出的球员首次有机会同时向全世界各地现场和电视节前的观众展示街头篮球的独特魅力。

街球表演的性质?

街球族

他们不是因为比赛而打篮球,他们把篮球当成展示自我的方法。他们注重技术,但更注重它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他们是音乐和运动结合的领悟者,他们更是时尚的先锋派。

部落特征:

1.酷爱打篮球,球感好;

2.个性张扬,渴求创新、表现自我、希望受关注;

3.喜欢节奏感强的hiphop音乐;

4.年龄在17至23岁。

之前听说过街头篮球,也曾在校园里看见几个穿着宽大T恤、戴头巾的少年在玩,当时给我的感觉不像打球,伴随着hiphop的音乐,各种花哨的运球、过人、突破、上篮,与其说是打球还不如说是在跳一种独特的舞蹈,球是展现舞蹈灵魂的重要道具。

相信不少人都多少看过这样的表演,一个篮球手,不是参加比赛,而是拿着篮球“玩花”,一会儿飞快地交替在自己的身前、腿下、腰间、臂前,把个篮球运得眼花缭乱,一会儿又配合说唱乐的节奏带球跳舞,然后,以一个带着街舞步伐的脚步上篮,飞身大灌篮。对了对了,好多国际知名的运动品牌还专门拍过这样的广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街头篮球,不过有一点,参与这些表演的不是那些知名的NBA明星,而是中国的小孩;他们表演的地点更不是赛场,每个街头巷尾,都是他们展示自我的好舞台。街球让我个性飞扬

街头文化进入国内时间不长,由于它强调张扬的个性、独特的创造力、非凡的灵感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因为年轻的人们将它作为创造灵感表达自我的最好方式,这也可能是现在国内街头篮球爱好者低龄化的原因吧。

快大学毕业的“一群鱼”在街球爱好者中属于“高龄人士”,打篮球已经有8年的历史了,可以用“嗜球如命”来形容,从初一就开始迷恋上篮球,那时全校男生分享仅有的两块篮球场地,一放学就守候在篮球架下,眼巴巴地等待高年级同学玩得高兴退场,才能得到难得的练球机会。

他这个爱好从那时起就没有断过,平均每日要在球场花费3到4个小时,现在脚上的伤就是因为打球落下,伤还未好,人已经在球场飞奔,因为爱打球完全顾不了那么多了。

“一群鱼”接触街球的起因是想提高自己的运球技术,因为一位球友认为他运球技术过于单调呆板。他在国外网站搜索了大量的街球视频资料,渐渐地就被它吸引,感觉那不仅仅是打球,而且是一种宣泄,一种技巧和力量的结合。在打街头篮球的时候,年轻人可以展现自我。因为街头篮球的风格是自由风格(freestyle),可以随心所欲创造自己的动作,成功以后在篮球场上展现,就能赢来一片喝彩和羡慕的目光。

街头篮球不受场地的限制,三个人可以玩,五个人也可以打,真正能实实在在宣泄自己对篮球的爱,每次玩球,只要能玩出一个漂亮流畅的动作,就会有喝彩者,随处都是自己展现球技的舞台。

另一个街球爱好者小段正在读大学,和“一群鱼”一样先迷恋篮球,慢慢地接触了一些街球的视频资料,被街头篮球那无边无际的创意所折服,那令人为之疯狂的超强魔幻球技,再配上hiphop音乐,成为一种天马行空的篮球艺术。小段练习街球已经两年了,现在甚至想将街球作为自己未来职业的方向。

小段说:“街头篮球在中国还是个新事物,但它的生命力是很强的,它是一种节奏的艺术,就像说唱乐和街舞那样,能够让年轻人有动起来的感觉,即使你不会打篮球,你也会看得热血沸腾。所以,你说它是一种运动,还不如说它是一种表演,是一种时尚。”

街球“秀”出自己

街球看上去似乎很随意,但是对控球能力要求很高,“要让球跟着自己走,一定球感要好”,街球玩得好的人都要求有过硬的运球功底,可有好的篮球功底未必就一定能玩好街球,因为街球讲究的是“个性、自由、创造、灵感、流畅、动感、活力”。

和传统篮球比赛不同,街球判定输赢的标准弱化了得分的概念,最关键是要“秀”出自己,掌声和惊叹是最好的礼物,在球场上“一群鱼”能寻求自己在其他方面从未获得的成就感,他出神入化的球技还赢得了许多异性的青睐。

街球强调观赏性和个性,由于弱化了传统规则,能创造更多的动作,在形式上要求展现自己最酷最炫的动作,并且还要将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如果能将对方“耍”着才是真正的成功。

绝大部分街球爱好者认为最炫的动作就是用眼花缭乱的运球晃倒对手,有时带着一点小小的恶作剧,晃得让对方不知所措之时佯装扣篮,结果却传给空位的伙伴,那种将对方搞得晕乎乎的状态才被认为是最酷。自由是街球的生命

与传统篮球不同,自由是街球追求的境界。打街球是释放内心的情绪,宣泄不满创造灵感表达自我的最好方式,没有什么压抑你的个性,狂放不羁即兴挥洒的个性,只要敢秀没什么不可以的。小段告诉我,许多外部因素对传统篮球技术的提高可能有影响,而对街球则宽松得多,身材、速度虽然有影响,但也不是致命的因素。

但是运球的基本功可是关键哟,要想玩好街球,控球的能力一定要强,就是基本功要扎实,用“一群鱼”的话说就是球感要好,节奏感、协调性和柔韧性也很重要。

好多看过动画片《灌篮高手》的年轻人一定还记得,那些影片中的高手都有过练一段街头篮球的经历,练技术可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激起一个篮球手的表现欲望和自由心态,可见街头篮球的精神意义就在于自由和展现。

街球表现的自由在于动作可以任意自创,只要流畅好看,没有限定的框框,如果能创造高难度的动作还会赢来众人的喝彩和羡慕。“一群鱼”告诉我,他认识一位高三的孩子,常常自创一些独特的动作,配上hiphop音乐,非常棒。街球另一个自由体现在打球的地点和人数上的自由,不像传统的篮球必须要正规的场地,还要凑足人数才能开赛。

关于服饰方面也没有特别的限定,只要自己舒服就可以了,大部分的人选择的是宽大的T恤,头上扎着头巾,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一群鱼”,他认为爱好一项运动,能体会它带来的乐趣就好了,如果刻意追求服饰反而有些形而上学,与自由的精神相悖,这也是街头篮球崇尚的自由风格。传统和时尚的碰撞

也许是街球的花哨动作和张扬的个性,使它被许多传统篮球的爱好者视为另类,至少在正规比赛中很少有人敢用街球的动作。有人在论坛上做过调查,询问是否有人曾在高中或者大学的正式比赛中用街头篮球的动作,结果惊人地一致,凡是在正规比赛中使用街头篮球动作的不是被教练骂就是被队友甩白眼。

谈及这个问题,街球爱好者“球王”认为在正式的比赛中最重要的是配合全队赢球,而不是自己“耍”球,即便你用了街球的动作本意不在于“秀”自己,也很会招来众人的反感。因为在大家眼中个性、张扬成了街球的代名词。另外,观念的不同也可能导致场内的冲突,在街球者看来有些“耍球”的动作并无大碍,而对传统观念的球员可能会觉得是莫大的侮辱。“一群鱼”就曾遭遇过这种尴尬,在打比赛时,他将球打在对方的脚面再弹回来,这在街球中属于极普通的动作,可对方极其震怒。

由于观念的无法认同,在打传统篮球赛时,很多街球爱好者都十分谨慎使用街球动作,以免给自己带来坐冷板凳的危险。其实街头篮球与传统篮球并非水火不相容,美国NBA许多高手就是打街球出身,比如湖人队优秀后卫佩顿。街头篮球不等于三人篮球

在国外街头篮球发展较早,也有自己存在的文化基地,而这项运动就在近两年随着街头文化和hiphop音乐传到国内,这个舶来品被大众接受和发展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现在国内很多街球比赛都是商业性质的行为,商业的运作目的性很强,往往忽略了街头篮球本身的特色,一些比赛的规则和要求脱离了街球本身的特点,有些人甚至将街球比赛与三人篮球混为一谈。

在街头篮球的论坛上看见“mj23bulls”发表了一篇关于三人篮球并不是街球的文章,他认为“打街球无非是释放内心的情绪宣泄不满,创造灵感表达自我的最好方式,没有什么压抑你的个性,狂放不羁即兴挥洒的个性,只要敢秀没什么不可以,没有喋喋不休的教练唧唧喳喳的乱喊,没有粗俗野蛮的中年人,老是要你循规蹈矩,没有去单纯计较比赛的胜负,丝毫不顾观赏性和大众的感受,导致比赛的乏味沉闷……”有人抱怨三人篮球的条条框框使得比赛的观赏性大打折扣,其实就是类似于缩了水的传统篮球比赛,虽然选手们也show出一些动作,由于比赛的意义已经在追求结果,必然影响了“自由性”的体现。热情何时能尽情释放

热爱街头篮球的小段已将它作为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而他也不得不承认“中国要发展的路很长”,街球技术不错的“一群鱼”现在苦闷于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正如“y2010_23”在街球论坛中所说:“我的梦想是有个街球圣地,在美国和加拿大几乎每一平方公里就会有一个街头球场。一个10岁的小孩子的控球技术都可以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如果说正规的比赛是一个团队的表演,那么街球就是展示个人才华的真正的篮球艺术。它不受团队的限制,使得个人技术演变成了艺术的创作,大胆,疯狂,优美,无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强烈的视觉感官刺激……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的街球圣地呢?为什么我们只能一个人或者几个人默默地继续着我们的快乐,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我们的街球带给更多的篮球爱好者……”

现在,在许多人的观念里还存在这样的思想,“玩街球就是在毁坏下一代的发展,而且都像是耍杂技的小丑”,这种意识根本上阻碍街球的发展。当hiphop的音乐响起,篮球在他们的身上滚动绕转,就像流水在畅快地流动,它让你驻足观望、热血沸腾时,别忘了给中国街球一点掌声和关注,希望它不再寂寞! 去看看就知道

街球和普通篮球有什么区别

你好

街球和篮球的规则有很大不同,街球没有二次运球以及走步。而这些规则在正规篮球里是存在的!

正规篮球的目的是为了得分,取胜!而街球讲究的是花式运球,和观众的观赏性,而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晃倒防守队员,娱乐观众!

阿尔斯通街球王的称号是怎样来的

阿尔斯通成名于街球圣地纽约洛克公园,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很高的篮球天赋,15岁就参加了洛克公园18岁以及以上年龄组的比赛。其出神入化的街球技艺很快风靡哈林和全美,如果有机会去纽约,你可以看到,在洛克公园里打球的孩子们,身上穿着的大半都是印着阿尔斯通绰号“Skip to My Lou”(一首欢快儿歌的歌词)的球衣。后来,阿尔斯通的街球动作被灌成录像,他的赞助商、小公司AND1立即走出困境。很多业内人士在看了阿尔斯通的表演之后,都说“他是世界上最牛的组织后卫”。

在1999年选秀大会上,阿尔斯通被雄鹿在第二轮第10顺位选进NBA,职业生涯的前4个赛季,他只获得13次先发出场的机会。2003年,阿尔斯通加盟热火,当时的热火还不是什么强队,这也给了阿尔斯通锻炼的机会,他打满82场常规赛,其中先发28场,场均得到10.2分和4.5次助攻。04-05赛季,阿尔斯通加盟烂队猛龙,成为当之无愧的主力,场均得到14.2分、6.5次助攻和3.5个篮板。不过,在赛季中段,阿尔斯通曾和猛龙队管理层和教练组爆发矛盾,并有过重回洛克公园打街球的想法。

如今,阿尔斯通肯定已经改了主意,从无人关注、天寒地冻的多伦多,来到拥有两位全明星球员(现已三位)的休斯敦,对他来说将是职业生涯新的起点。虽然出身街头,但6年的NBA生涯,已经让阿尔斯通学会了团队配合,他的天赋很高,并且乐于为队友创造机会,对于正好缺少组织后卫的火箭来说,无异于找到了一座宝藏。

17岁的阿尔斯通运球过人

高中时代的阿尔斯通是篮球名校卡多佐高中吸引球迷的唯一原因。习惯于在街头和NCAA球员甚至职业高手较量的他对于中学的比赛几乎不屑一顾---或许说没有资格一顾---阿尔斯通的成绩经常差到无法达到为校队出赛的标准。高三高四两年他只为卡多佐打过10场球,平均得分31.9。

“说实话,我被他教训过。和拉夫-阿尔斯通打球,你应该准备好丢脸。”当年和阿尔斯通并称纽约最好的两名高中后卫的斯蒂芬-马布里曾这样告诉记者。

在高中鲜有出场机会的阿尔斯通继续在街头上演魔幻般的表演。纽约各区的街球风格大同小异,布隆克斯和布鲁克林崇尚篮下身体对抗,哈林和皇后区盛产控球人才。阿尔斯通则是皇后区的标志,一年对哈林区全明星队的比赛上,阿尔斯通拿下25分30次助攻。他和哈林霸主“黑寡妇”泰隆-Alimoe-伊万斯的斗牛成为纽约每年经典之战。

在阿尔斯通数以千计的运球动作中,有一招快攻中的跳步跨下运球最为出名。这个动作难度并不大,但是阿尔斯通做起来有着一种莫名的轻巧和优雅,几乎让人暂时忘记球场上激烈的拼杀,享受片刻的唯美。当然,对方的防守往往在“这一剑”的风情中烟消云散。洛克的DJ以这个动作给阿尔斯通起了绰号---Skip to my lou(一首轻快儿歌的歌词)。很快,纽约球迷忘记了阿尔斯通,而记住了Skip to my lou。

皇后-哈林两巨头

阿尔斯通似乎领先于整个时代,年纪轻轻便只手扭转了整个纽约的街球风格,几年后他的And1 Mix Tape更改变了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的街球。他给街球带来的就好像70年代J博士给NBA带去的一样。J博士告诉人们不但要得分,而且要把球扣进篮里,扣在对手的脑袋上,于是才有了乔丹,威尔金斯和德雷克斯勒。阿尔斯通出神入化的控球技巧不仅能够使他随心所欲的过人,更让对手看起来像一个篮球弱智。这在NBA也许会被人说成中看不中用,可是60年代,扣篮不也是一种亵渎比赛的行为?如今不论是在Nike Freestyle还是EBC,年轻一辈的街头后卫们都模仿阿尔斯通,以戏耍对手为乐,打球极具观赏性。且不论这风格是好是坏,“街球”二字自70年代J博士时代之后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不得不归功于阿尔斯通。

图解短语---Skip to my lou

“我觉得球场上需要些新东西,有点带劲的,纯粹即兴的。我从来没躺在床上想明天是不是该把球绕过对手的脖子过人......一切都是即时的想象,对防守的反应。人们因为我的动作大呼小叫,于是下一次进攻的时候我就想怎么让大家叫得再大声一些。”阿尔斯通谈起他11,12岁时发明的那些过人动作时说。为他的潇洒动作倾倒的不仅是纽约的球迷,还有不少NBA球星。拉弗伦茨和拉里-休斯在And1公司拍广告时,曾把画质低劣的Skip录像带翻来覆去看了三天。米奇-里奇蒙德在提到阿尔斯通的运球技巧时,只用了一个字:“Damn(靠)!”

高中最后一年,成绩一塌糊涂的阿尔斯通为了争取大学篮球奖学金,前往北卡洛莱纳州的劳伦伯格预科学校就读。这所学校擅长于为成绩糟糕的篮球天才提供补习课程,SweePea丹尼尔斯,“山羊”等街头名宿都曾在此落脚。1995年夏天,阿尔斯通在纽约打球时被大学名帅杰里-塔坎宁看重。曾经拿过NCAA总冠军且喜欢招募纽约街球手的塔坎宁很快安排阿尔斯通弗雷索城学院就读,一年后他转到了塔坎宁执教的弗雷索州大学。在那里,阿尔斯通展示出出色的防守和对高级篮球战术的理解,而这两样是许多街球手和NBA球员的分水岭。1998年,阿尔斯通被选入联盟最佳新人队,紧接着因为殴打前女友遭到起诉。官司缠身的阿尔斯通索性离开大学,参加当年NBA选秀。

阿尔斯通在第二轮39顺位被雄鹿队挑中,却不幸碰上NBA罢工。停赛的时间,他投奔CBA(美国大陆职业联盟)打发时间。99年阿尔斯通了结官司,NBA也重新开赛,但雄鹿队雄厚的后场阵容没有留给他多少上场时间,接下来两年阿尔斯通几乎是在乔治-卡尔身后的板凳上度过的。有一次上场,阿尔斯通在迫切的表现欲下作出了Skip to my lou的招牌动作,却可怜的被裁判吹罚走步违例。

“大麻烦”屈身铺地?委屈乎?不委屈?

NBA失意的阿尔斯通在街头的人气不降反升。随着And1 Mix Tape系列席卷美国,越来越多的球迷开始喜欢纽约“控球至上”的新街球风格,代表人物自然是Skip to my lou。明星云集的And1巡回赛每次开场仪式上,Skip to my lou都是最后出场。“大麻烦”,“AO”等各地街头名宿必要恭恭敬敬的低头在他脚前地板铺上毛巾,像迎接贵人一样把Skip请入场地,“街头皇帝”之名实在是货真价实。2003年,And1公司推出Skip系列,阿尔斯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拥有自己品牌球鞋的街球手。

和其它顶级纽约球手一样,阿尔斯通也是EBC的常客。不过在03年加入“恐怖兵团”之前,阿尔斯通的球队从来没有赢得过EBC的冠军---虽然他的表现一如既往的令人惊叹,因此他又有了个“洛克的巴克利”的(不)雅号。

02年夏天,阿尔斯通签约猛龙,终于打出了职业生涯最精彩的一年。赛季最后5场比赛,阿尔斯通打出平均每场19分8次助攻5.8个篮板的全明星数据,吐了一口恶气。更令人兴奋的是他以往被人批评的投篮命中率和组织能力有了飞快的进步,帕特-莱利自然也看到这一点,03年夏天,阿尔斯通被招至热队帐下。

26岁的阿尔斯通在NBA也许还有漫漫长路要走,但他的街头地位已经几乎无人可以撼动。03年SLAM杂志的一篇专访中,他被问及:“拉夫-阿尔斯通是不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街球手?”阿尔斯通回答道:“我只能说是,至少我是候选人之一。在这个时代里,和他们(“山羊”,“毁灭者”)一样,我是纽约的皇帝。”嗯...这么说,没有多少人会反对

在我的认知里,其实在80年代中期以后,已经很少有“真正”在街头篮球场发迹的传奇球星,因为随著时代的进步与篮球观念的修正,真正的篮球好手早在国中、高中阶段就已经开始接受正统篮球教育,循序渐进进入大学NCAA篮赛,进而挑战NBA,平日有校队例行练球,暑假期间更是忙著参加篮球训练营,或是加入AAU球队巡回比赛增加实战经验,没事是不会冒著受伤的危险或惹上麻烦的风险在街头篮球场鬼混。 所以NBA中出身纽约的球星,如拓荒者的Rod Strickland、太阳的Stephon Marbury等,并非“真正”的街头篮球传奇球星,他们是循著正规篮球之路一路闯关进入NBA,成为篮球名人,先前之所以会在街头名声响亮,其一是在纽约高中联赛闯出名号,成为街坊邻居的英雄;其二是暑假期间加入AAU球队参加在街头篮球场所举办的巡回赛,例如哈林区“洛克公园 (Holcombe Rucker Park)”每年夏天固定会举办“娱乐者篮球经典赛 (Entertainers Basketball Classic,简称EBC) ”,都会吸引AAU 球队共襄盛举,也让这些好手打响名号。 但是并不是每个好手都能在国中、高中与大学顺利发展,因为想留在校队必须篮球与学业兼顾,打得一手好球,并不代表会念书或是达到最低出赛资格的学业成绩,这种“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认得篮球却认不了几个大字,或是对学业兴趣缺缺的球员在纽约比比皆是。 ■失学好手出路百百种

这些被逐出校园的好手,出路百百种,有些认清现实好好找分工作养家活口,打球成了兴趣;有的则天天在街头篮球场鬼混,混得好的可以藉由街头篮球场所举办的小比赛赚些“出场费”与奖金,不过这些钱有时会与黑道在场边“插花”搞签赌扯上关系,扯不清的时候,可能沈沦为黑帮的“打手”,脱离不了犯罪或毐品,身陷囹圄,甚至惹上杀身之祸,一身篮球好功夫只能留在街坊邻居的记忆中,例如先前所提到的“山羊 (The Goat) ”Earl Manigault,他们是“真正”的街头篮球传奇球星,可是其传奇轶事只能与遗憾、惋惜与悲情画下句点。 不过也有些沦落街头的好手,经过友人或贵人的提携,大彻大悟,远离街头的是非与麻烦,凭著街头养成的绝技,从专科学校(JC)重新出发,步上NCAA大学篮坛,甚至一圆NBA梦,例如80年代中期名震纽约街头篮球场的Lloyd "Swee'pea" Daniels (其传奇故事将在日后撰写 )与先前所提的“肆虐者 (The Abuser)”Jamaal Tinsley,都是“浪子回头”的实例,毕业于Iowa State的Tinsley,今年选秀会上以首轮第27顺位加盟溜马,将获三年百万美元以上的“保证约”,从此生活步向正轨,他们也是“真正”的街头篮球传奇球星,其传奇故事也将继续在街坊邻居中流传,而且成令人津津乐道的成功典范。 本文所将提到的Alston,就是属于后者,曾一度迷失在正统篮球体系内,也差点沈沦在纽约黑街中,还好最后仍通过街头丛林的试炼,杀出另外一条生路,也在 NBA 密尔瓦基公鹿觅得一席之地。 ■神奇Alston 6呎2吋的Alston,出身纽约皇后区龙蛇杂处的South Jamaica,15岁的时候就已经四处征战纽约大小街头斗牛场,并在最艰难、险恶的“洛克公园”闯出名号,球路刁钻、犀利,招牌动作是一手滑溜的换手运球 (Crossover),不管是背后或是胯下换手运球皆令人眼花缭乱,搭配各种千奇百怪的转身步法(Spin)所融合出来的篮球惊奇与创意,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甚至有时连Alston也无法“倒带”演出,一切都是在电光火石间所产生的篮球“化学变化”。 Alston的Skip to my Lou绰号,也是在“洛克公园”EBC比赛一次神奇动作让场边播报员在惊讶之余脱口而出的赞美之词,Skip to my Lou是一首节奏奇妙、轻快、充满Hip-Hop味道的歌曲,

其中一段歌词:“Lost my partner, what'll i do, Skip to my Lou my darling... ”,

来形容Alston活蹦乱跳的球风。

当时场景是Alston在EBC比赛中挑战同样出身纽约的前雪城大学球星Conrad McRae (2000年参加魔术夏季联盟比赛不幸因心脏病突发身故),6呎8吋的McRae 见Alston长驱直入直捣禁区起身正欲拦阻其去路,只见Alston在半空中右手做势挑篮,突然间球竟然消失在McRae的眼界,不过周遭的人却看得很清楚,球顺著Alston的右手臂滚至右肩、颈背、左肩直到左手,妙传至就读圣若望大学 (St.John's) 的Zendon Hamilton手中,Hamilton逮到Alston所制造的篮下空档狂扣。 这一球让当下所有人都傻眼了,不是为Hamilton灌篮傻眼,而是搞不清楚Alston的“空中魔术”,边想著Alston如何“瞒天过海”、“偷天换日”,边爆以热烈的掌声,播报员则冠以Skip to my Lou的封号。 ■NBA球员也守不住 Alston的神技还不只于此,一次在皇后区的比赛中,对手因不爽被Alston耍得团团转,使阴招从后推了Alston一把,只见Alston转过身来,拿球环绕这名对手,这名“白目”对手不知所措抱头挡球,只见球反弹其前脚,然后弹回Alston手中,就好像“溜溜球”一般,让这位对手被羞辱的更难堪。 其他像在对手的胯下、背后运球、转身的奇技,同样耍得防守者像白痴,然后轻松取分或是妙传助攻给队友得分,看得球迷乐不可支,名符其实的“篮球Entertainer”或“篮球Showman” ,不要说一般街头斗牛者不想碰到Alston,就连纽约的NBA球星偶尔现身街头篮球场也不愿与Alston碰头,Marbury就承认曾被Alston上了一课,就连向来在NBA以强悍防守闻名的Anthony Mason也曾拒绝防守Alston。 一些未曾看过Alston打球,但是看了Alston比赛录影带的人皆摇头表示:“Alston到底是何方神圣?”;巫师明星后卫Mitch Richmond看过Alston的录影带的反应更简洁有力,只说了一个字:“d\*\*n!”

这样人见人叹的怪才,为何只能在街头篮球场“卖艺”,而非进入NCAA大学篮坛,然后等著被NBA网罗,捞大把钞票呢?原因无他,Alston的学业成绩实在烂透了!大学教练对他的球技摇头,对他的学业也是摇头,只能眼睁睁看他在斗牛场虚度青春。

纽约街头传奇Rafer Alston(下) ■浑浑噩噩的高中时期

Alston就读皇后区Cardozo高中时期,生活浑浑噩噩,压根没上过几堂课,高一还好,高二至高四出席率低的离谱,成绩烂到一塌糊涂,难以达到出赛最低标准,高三只为校队出赛6场球,高四更可怜仅打了4场,不过这10场比赛平均得分高达31.9分,够吓人吧,可是却起不了大作用,周遭的人都为Alston惋惜,因为他可能又是另一位不能挣脱纽约街头篮球禁锢的奇才。 高中时代Alston与Marbury所属布鲁克林区Lincoln高中的对决是纽约高中联赛最精彩戏码之一,Alston曾在高一对上Lincoln高中,出赛11分钟即攻下18分,技惊四座;高三时Cardozo高中又有机会与Lincoln高中一较高下,可惜Alston成绩太差不能出赛,只能场边观战,眼睁睁看著Marbury与其表弟Jamel Thomas联手拿下胜利,当时Alston爱莫能助,充满无奈。

成绩太烂与高中联赛无缘,街头篮球场的斗牛赛成了Alston发泄心中不满情绪的地方,在斗牛场上Alston呼风唤雨,绝妙的控球技术横扫纽约街头篮球场,每年“洛克公园”的EBC成了Alston 的最风光的“Showtime”,场上他是众人欢呼的英雄,可惜球场下他却一无是处,自卑、自怨、自哀的心情只有自己最清楚。 Alston终究无法从Cardozo高中毕业,眼见篮球生涯即将陷入困境时,Alston在友人协助下,转学至加州的高中,再进入北卡州的Laurinburg预校,拿得高中文凭,然后从加州的Ventura专科寻求生路,当年率领校队拿下州冠军,可是就在期末考前两周,Alston又跷头了。 ■大学时代颠沛流离 Alston在Fresno State的老教练Jerry Tarkanian的“指点迷津”下,转至Fresno City College专科学校,先放下篮球一年,好好搞好成绩,等待机会再转至Fresno State发展。

Tarkanian过去曾在“洛克公园”的比赛看过Alston打球,对这小孩的天赋赞誉有加,直问身旁的人如何将Alston纳至旗下,成绩绝对没问题,Tarkanian也持续关心、追踪Alston的动向。 Tarkanian绰号“沙鱼”,打从过任教UNLV时代就是NCAA当局的头痛人物,“沙鱼”专走旁门左道招揽好手,成绩差没问题,他会先安排这些球员至“特定”专科学校搞好成绩,然后再转学至NCAA第一级大学打球,其合法性都游走在NCAA当局规范的边缘,屡屡引起NCAA调查,像过去的Larry Johnson( 现尼克 )就是循此管道进入UNLV,并在1990年替学校打下NCAA冠军。 Alston在Fresno City College念了一年书,成绩上轨道后,第二年开始在专科学校联赛出赛,憋了一年的Alston,一鸣惊人,平均17.3分与8.6次助攻,绝妙身手成为当年专科球员的佼佼者,并引起第一级大学的注意,不过Alston已经与Fresno State有默契,顺理成章转至Fresno State发展。 Alston在Fresno State表现也很突出,出赛33场,平均11分与7.3次助攻,可惜Alston仍难脱爱惹麻烦的“惯性”,因为殴打前女友遭到警方起诉,Alston遭校队禁赛两场,由于官司棘手,Alston见事情难以摆平,可能会遭NCAA停赛命运,干脆舍弃还有一年的大学篮球资格,投身1998年NBA选秀,并在第二轮第39顺位被公鹿挑走,同年Alston也被美国“大陆职篮联盟 (CBA) ”的爱达荷奔腾队 (Idaho Stampede) 于第二轮第11顺位相中。 ■倒霉碰上封馆 Alston好不容易盼到进军NBA机会,却碰上“封馆”的噩运,只能像其他球员一样枯等劳资谈判结果,这段期间Alston依旧活跃在纽约街头篮球场,大秀运球、传球与耍球的特技,娱乐乡亲父老,但是Alston明白在街头打球并不够他准备好接受NBA挑战,于是Alston利用“封馆”期间先至奔腾队短期进修。 CBA虽然为次级职篮联盟,但是水准也有一定程度,Alston出赛17场,平均上场25.1分钟,6.5分与6.2次助攻,控球技术尚可,却有纽约出品后卫的通病—外线太差,投篮命中率仅38.8%,不要说打NBA,就连CBA都不及格。 纽约街头篮球讲究切入突破,纵使有7呎巨汉挡在篮下,只要有一丁点缝,斗牛者一定一股脑往前冲,展现玉石俱焚的剽悍球风,把握空档起身跳投反而被视为懦弱的表现,所以在NBA闯荡的纽约后卫,从Mark Jackson、Strickland、Kenny Anderson、Marbury到Erick Barkley,外线都很抱歉,就连今年新秀Tinsley、Omar Cook与Kenny Satterfield,外线一样不及格,Alston外线烂也就不足为奇。 球技尚未臻NBA水准,先前殴打女友的暴力事件又让Alston于1999年初吃上牢饭,加上公鹿原先挑选Alston的教练Chris Ford 季外遭炒鱿鱼,改由George Karl掌兵符,Alston于“封馆”结束后被公鹿列入“禁赛名单”,NBA梦陷入危机。 ■NBA大梦终成 1999年暑假,Alston洗心革面重新出发,获邀参加公鹿夏季联盟球队,Alston把握机会打出精彩好球,终获公鹿青睐,签下两年合约,一圆NBA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