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次奥运会总会听到“天才选手”,人的运动能力是天生的吗?
2.60秒回顾北京冬奥大事记!这勾起了你的什么回忆?
3.国内首位在冬奥会夺冠的运动员,你知道是哪一位吗?
4.为什么中国的冬运会和奥运会的奖章比例差那么大`
每次奥运会总会听到“天才选手”,人的运动能力是天生的吗?
如果一个人身手敏捷,或者是各项体育运动都能很快上手,我们就会认为这个人有"运动基因",或是"运动神经"。而有一些人无论什么样的运动都不擅长,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个体差异?
在所有人类的智慧中,没有一项比运动更需要天赋基因的帮助。有位国家级的教练说:"运动是最需要天赋条件的一个能力,好的运动员是天生的,一眼就看得出来,他们跑的姿势远看起来就如一只飞跃的羚羊,美妙到令人感动。而缺少运动基因的人,虽然也可以练,但苦练只可以做到动作正确,却无法使姿态轻盈有韵味。"
运动能力首先看种族基因,而很多稳定基因是气候地理长期选择的结果。靠近北方的民族,通常骨骼更大,体型更大,骨骼大才能有肌肉附着的更大肌肉附着点,才有产生更大肌肉力量的肌肉。靠近赤道热带地区,相对骨骼和体型就比较娇小。好如250公斤的东北虎,和80公斤的豹,同等训练,力量素质是没法比的。这也是北方人普遍比南方人高的原因。
有一个基因叫alpha-actinin3(ACTN3),几乎所有奥林匹克短跑运动员身上,都带有这种基因。研究发现,西非的人适合马拉松,东非的人适合短跑,白种人(高加索人)在举重和其他运动项目上比较杰出。
种族基因是内因,很多后天营养原教旨主义者,认为如果蒙古马吃了阿拉伯马一样的苜蓿,就能变得和阿拉伯马一样大,这是极端强调营养和饮食习惯,而忽视内因起主导作用的错误。NBA球员大多是黑人,羽毛球与乒乓球则是中国比较擅长。人种之间经过自然选择,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这是由居住地的环境和气候导致的。杰出的运动员是基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心血管的机能要强、肌肉收缩的要快、动机要强,如此在赛场上的表现,才能"一切皆有可能"
后天培养也至关重要。营养保持人体发育期可以把基因潜力发挥到最好;科学体能训练保持身体的功能性用进废退和功能性选择。要深刻掌握不同运动间的体能模式差异,体能素质差异,体能素质间权重,以及体能升级差异,才能制定出符合该项运动的科学系统训练方案。基因固然重要,但是后天环境的训练也很重要,澳洲和印度的运动员身上,都有ACTN3的基因,但是澳洲奥林匹克奖牌比印度多了许多,因为澳洲重视奥林匹克比赛,也有钱去栽培运动员。
所以,运动能力由遗传基因+后天培养决定。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艺术上、运动上、方方面面都会有所长,想要培养孩子就要找对目标。
60秒回顾北京冬奥大事记!这勾起了你的什么回忆?
短短60s的回顾视频,却让我震撼不已。?那长城蜿蜒如雪龙,让生命驰骋,迎风雪拥抱新的世界?歌词唱出了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主题。
还记得2008年那个震撼世人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记得那首耳熟能详的《北京欢迎你》。那一年的我年仅9岁,奥运会的那个期间,打开电视机全是奥运会的现场直播。作为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当中的?一份子?,我在兄长的带领下,第一次看那个与动画片毫不相干的屏幕,那时候的我完全不懂为什么电视机里的人们那么努力的比赛,不明白为何台下和屏幕前的观众会那么激情澎湃,但是受身边人的感染,我对奥运会有了一个懵懂的认识。那一年,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却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中国,那一年,中国获得了 51枚金牌,21枚银牌,28枚铜牌,金牌数位列世界第一。小小年纪的我也和身边年龄稍长的人一样,对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是这场奥运会,是中国强大的坚强与自信,让我们每一个人能够鼓足了勇气,勇敢地向世界表达了坚毅。
2015年7月31日,历经2年的准备后,北京申办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成功。这让北京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从15年至今已有6个年头,在这6年里,国家用心筹办,从冬奥组委的组建、速滑馆动工、吉祥物发布、京张高铁开通、08年奥运会场馆?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学如意点亮、冰丝带完工?各个阶段的工作人员们呕心沥血,只为打造一个属于中国的?冰雪世界?!我不禁感叹:这就是中国,这就是中国速度,这就是中国的态度!
由北京、张家口、延庆举办的冰雪项目,让世界瞩目!作为一个南方人,我最向往的是能看到雪。滑冰、滑雪、冰球等项目也是十分憧憬的运动项目。2022年在国土上能够看到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们在冰雪中展现自己的个人风采,是十分让人期待的事!08年的中国勇夺体育赛事金牌霸主,时隔多年,中国又即将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国实力!想到这里,作为祖国的头号铁粉,对22年动奥会更是翘首以待!
离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展只有1年的时间,祝愿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开展也能像歌词一般?向着胜利永不停歇?!
国内首位在冬奥会夺冠的运动员,你知道是哪一位吗?
大家一提起来冬奥会会想到很多运动员,而这些运动员往往都是欧洲国家的,中国在这方面起步比较晚,但是第一次获得冬奥会金牌的女子速滑运动员杨杨。
一、中国虽然是体育大国,但是在冬奥会的项目起步比较晚,截止到目前来说,也属于正在发展的阶段,和欧洲强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而中国队第一次参加冬奥会是在1980年,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参加过11次,从第一次参加没有收获任何奖牌,到现在已经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全部都离不开运动员的付出,我和大家介绍一下第一位获得冬奥会金牌的运动员杨杨。
二、杨杨,说起这个名字,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她是我国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代表,也是第一位代表国家获得冬奥会金牌的运动员,她获得过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在十九届冬奥会当中,她代表国家队获得了冬奥会中的第一枚金牌,杨杨1975年出生,在1984年的时候就开始接触滑冰运动,1988年正式练习短道速滑,1995年正式入选国家队,在2002年代表国家队参加冬奥会,并且在女子500米短道速滑比赛中收获金牌,也是中国的第一位冬奥会冠军。
三、杨杨一开始的先天条件并不算特别好,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多的荣誉,全部都是依靠自己后天努力和不服输的劲头,她的精神坚韧不拔,在2002年的世锦赛中收获个人四枚金牌,并且成功的获得了六连冠,在她的职业生涯中,总共获得过59个世界冠军,也是我国冬奥会运动员中收获世界冠军最多的,在2006年的时候杨杨正式的退出国家队,现在担任全国青联副主席。
为什么中国的冬运会和奥运会的奖章比例差那么大`
中国北方多处在温带季风气候区,这里的冬天寒冷干燥,降雪量不是很大,并且温度非常低,不太适宜室外冬季运动,特别是雪上项目,由于降雪少,雪很硬,非常不适于滑雪。而北欧、西欧多处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暖并多雪,再加上中部丘岭很多非常适合滑雪运动,并且适合室外冬季项目的开展。
从目前我国的冬季强项上看,多为冰上项目,说明我国自然条件还是比较适合搞滑冰等项目,自由式滑雪主要由于我国运动员的技巧灵活类项目一向较强。
还有一些其他原因,比如: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远不及南方地区,包括奥运会大部分运动员还是南方居多,这与我国南北方居民身材条件恰恰相反,所以体育运动和经济发展也是有很大联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