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运动员世界冠军故事
2.人民网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
3.急需10篇奥运日记 禁止从其他网站上复制
4.你知道关于四朝元老巩立姣的圆梦史吗?
5.16年终于圆梦,冬奥冠军徐梦桃的经历究竟有多么励志呢?
6.2022冬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有哪些?
中国运动员世界冠军故事
中国羽毛球队被誉为世界羽坛的梦之队,这支屡获殊荣的队伍背后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林丹被誉为“超级丹”,他是羽坛第一男单选手,他与谢杏芳的恋情成为佳话,北京奥运会让他如愿以偿,登上了冠军领奖台,一雪兵败雅典之耻。 但林丹成功的背后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球迷祝福“不要再输给陶菲克”
在雅典奥运会前,林丹已经成就了羽坛世界第一人,被公认为“超级丹”。他需要的只是一枚加冕王者身份的奥运金牌。但命运偏偏捉弄他,雅典奥运男单首轮他便黯然出局,赛后林丹痛苦地向媒体说:“不要再叫我超级丹。”林丹回忆起四年前那个落寞的夜晚,“当时我把自己关在奥运村的房间里,一个人坐在床上,当时整个人都是木的,整个晚上一直都在发短信,直到第二天早上,我才知道奥运会已经离我远去了。”林丹用温情的目光看了看坐在身边的谢杏芳,那个难熬的夜晚如何度过,这对羽坛情侣应该是最清楚的。
雅典的铩羽而归,让那个21岁的大男孩一夜之间仿佛成熟起来,他学会了坚强和忍耐。林丹说起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一次他在坐出租车时被司机认出,司机是个羽毛球爱好者,一下子就认出了林丹,他滔滔不绝地告诉林丹,应该怎么对付国外高手,该采取哪种战术。
这个故事后来成为中国羽毛球队流传的一个经典笑话。
中国羽毛球队经常爬山训练,有一次林丹被游客认出,那个游客大声对他喊道:“加油,不要再输给陶菲克。”至今林丹对这句话记忆犹新:“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换种活法,不能让大家再失望!”
收敛个性对着镜子大喊“错了”
林丹是个有血性的男子,他脾气之大在圈内出了名,“自己是个蛮有个性的人,但今年很不顺。”林丹自我评价。
从年初与李矛的冲突,再到殴打吉新鹏事件,媒体的矛头几乎都指向性格火爆的林丹,“当时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和非议,很多媒体不了解事实的真相,一些朋友和球迷通过这两件事情可能不像以前那样支持我。”在如此多的非议面前,林丹学会了用调节心态来收敛个性。据林丹自述,在备战奥运会的过程中由于状态起伏,恼怒的他经常会摔断球拍来发泄情感,“不过我把断了的球拍留在房间里,提醒自己不要这样做,并告诉自己,奥运会越来越近了,必须要调整好状态和情绪。”林丹透露了一个他释放压力的办法,在极度心烦的时候,他通常会一个人呆在房间,对着镜子或者窗户,大喊“错了”,提醒自己不要再犯相同的错误。北京奥运会前,林丹获取了24个世界冠军头衔,但没有一枚是奥运奖牌,“奥运金牌是我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分量最重的一块奖牌,我相信很多人希望我拿。”林丹说。
人民网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
看完此次的“冰雪”思政课,让人明白了奥运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永远不变的信念。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的人民网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 观后感 ,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人民网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1
无论是老将齐广璞、徐梦桃,还是小将苏翊鸣、谷爱凌我都深深被他们背后所做的努力而感动,几十年的坚守,不变的初心,都是对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呈现。那不仅仅是他们一个人的奖牌,更是几代人的梦想和愿景。2022年的“冬奥之约”连接起了中国与世界的“发展之约”,这就是百年变局的一个缩影,世界将会对中国道路有新的转变,而未来,也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去梦、去闯、去创!
冬奥会的举办不仅仅是让世界了解冰雪,更是让世界认识中国。作为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主办方从微章到场馆,从冬奥标志到吉样物,所有设计无不彰显我国从古至今的 传统 文化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我们应该勇于在实践中练就过硬的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圆梦冬奥会,一起向未来,让我们发扬冬奥精神,热爱运动,以“积硅步,行万里”的姿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报效社会。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未来中国将更加美好!
人民网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2
奥运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对体育精神的尊重,奥运也是健儿们的舞台。健儿们在舞台上表演着坚强的意志、优美的姿态和灵活的技巧。数以万计的观众为他们喝彩。胜利让人们欢欣,失败让人们遗憾。每一次挑战自己的极限,每一次与成功失之交臂,不服输都使健儿们站起来,投入到更辛苦的训练中。每一次全力以赴,都使我们感到深深的自豪。奥运会的每一块奖牌,其价值都远远超过世间所有金银财宝。
奥运会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育竞技比赛,而是一种永远不变的信念。虽然我们不能向体育健将那样为国拿金牌,也没有机会亲临现场,参与奥运会的服务与接待接待工作,但只要我们从现在做起,一样可以为奥运出一份力。冬奥会的来临,我们用文明点缀城市的每个角落,伸出礼仪之手迎接八方来客,弘扬民族精神,彰显我们的民族文化。通过全方位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全社会的文明办奥氛围,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文明、包容、友爱的中国。
“三亿人上冰雪”的愿景正在走向现实,让我们携手走进冬奥会的“北京时间”,讲好中国 故事 ,塑好中国形象,一起拥抱美好未来。
人民网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3
2020级英语2班全体同学于2022年4月16日观看了由人民网推出的“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
本次思政课以“冰雪”为主题,组织学生共同学习,引导同学们从北京冬奥会如期举办看“中国为什么能”,深刻领会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坚持理论学习不断线,筑牢青年思想根基。
从冬奥比赛中,我们看到了看武大靖“你先走一步”的团队精神,看谷爱凌“1620跳”挑战极限的突破精神,看四朝元老徐梦桃的追梦精神;从众多老师得解说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了党的力量,以及集中力量干大事的效率,同时也有很多位运动员们在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上圆梦,将多枚奖牌收入囊中,不论是得了冠军的运动员还是仍在努力中的运动员他们都值得被肯定,被赞扬,因为他们的带动我国的冰雪事业才能这么快速的发展,我们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了超3亿人参与到滑雪等运动项目,运动员们的热情以及热爱深深地感染者我们!
通过这次课程,我们从中感受到了冰雪健儿们的彼此激励、超越自我。中国人民的饱满热情、不懈努力。一个民族的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人民网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4
今年的 春节 期间,冬奥会在紧张的疫情下如期展开。我们通过屏幕可以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运动健儿们对“冰”和“舞台”的热爱。他们全身心投入比赛,到拿到金牌的喜悦,所有过去的挣扎和辛苦在这一刻得到了释放,这都离不开运动健儿们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他们也让我们看到了冬奥精神: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这几年疫情的反反复复,紧张的社会形势,让“团结”一词变得十分重要。我们在积极抗疫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国家的自信、自强,民族凝聚力,让我们更加有信心战胜疫情。
最近西安的疫情进入紧张状态,校园进入封校状态,由原来的线下课程也转变为线上课程。但经过去年的抗疫,今年西安人民越发积极响应领导组织的号召,大家的心比以往更加沉稳,配合防疫工作,提升了防疫的工作效率。
主讲人说何为使命,何为奋进。运动健儿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一观点,他们丰富了中华体育精神的民族内涵,坚持在国际舞台上绽放自己的光彩,共圆青春梦想。不论我们是什么角色,都要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人才,心存高远,和祖国站在统一战线上抗击疫情走向美好未来。
人民网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5
今天,我们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共同回望中国冬奥历程、感受北京冬奥精神。在课堂上,我看见了运动员、志愿者和所有工作人员背后的艰辛与不易。青春的热情与冰雪相逢,碰撞出梦想的火花。冬奥赛场,耀眼的不只是成绩,更有永不放弃的拼搏精神和超越自我的不懈追求。冬奥会年轻选手热血拼搏,让人们看到了青春最美好的模样。作为一名大学生,我更应该以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向他们学习。
走进党员活动室,学院学生党支部的党员同志都在认真观看“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的直播,或提笔记录,或凝神沉思,现场学习氛围非常浓厚。今天的冰雪思政大课,围绕北京冬奥会展开,将冬奥会中奥运健儿展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尖端的科技元素纳入其中,让各位党员同志非常直观的体会到这既是一次盛大的赛事,也是中国科技进步的展示,并且向世界传递了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帮助大家更加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此次“思政大课”在引导各位同志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通过北京冬奥会一系列的内容,让同志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冬奥背后的中国力量,从而培育同志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人民网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6
华灯璀璨,大幕开启。体育健儿步入会场,朝着目标全力进发。世界人民携 手相 约,共叙和平、友谊、进步的佳话。这是传递激情与梦想的时刻,这是展示勇气与力量的时刻,这是书写奋斗与团结的时刻!
14年前的夏夜,从永定刀到天安门,再到国家体育场“鸟巢”,29个“脚印”照映出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时隔14年的荣光与等待,历经六年多的筹办与准备,还是这片土地,时光轮转,北京及世界人民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追求始终未变。
于我而言,冬奥的筹办不仅仅是让世界了解冰雪,更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作为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主办方,所有设计无不彰显我国的传统文化。2月4日 立春 ,第24届冬奥会,20:04开幕,24节气倒计时,各国入场按汉字笔画,雪花造型的各国名字牌。 小雪 花呈现中国结造型,微章的熊猫——尽显决决华夏优秀的传统文化。
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与冬奥文化美丽相遇。在中国,“虎”是勇气与力量的象征。作为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
的主办方,所有设计无不彰显我国的传统文化。2月4日立春,第24届冬奥会,20:04开幕,24节气倒计时,各国入场按汉字笔画,雪花造型的各国名字牌。
人民网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7
在看完今日的冰雪思政大课,一幅壮美的冬奥画卷中,科技增添了别样的光彩。新建的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世界跨度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用钢量仅为传统屋面1/4;在雪上赛场,可实现“百米级、分钟级”的精准气象预报;二七厂国家冰雪运动训练科研基地的风洞实验室,能帮助运动员不断寻找阻力最小的训练姿态,大幅提高训练效率……充满科技感的设施与应用,对于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备战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科技为北京冬奥赋能,不仅将这场全世界的冰雪盛会装点得更加精彩,也必将为今后全民共享冬奥成果、推动冰雪运动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为冬奥会注入更多科技元素,也体现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与绿色办奥相结合。北京冬奥会在环保、减排方面的实绩多次得到国际奥委会在内的奥林匹克大家庭的肯定,呼应着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20__+5议程》所提出的理念。感触很大,今后要加倍努力,为西大争光,为体育学院争光!
人民网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8
看完了今日的冰雪思政大课,我们看到这次北京冬奥会主题 口号 是“一起向未来”,在开幕式的全过程中,也都体现了这口号的意义,现场灵动的绿色的充满生机的表演更是昭示着春天的到来,而在这最美的春天里都将焕发出新的光彩。北京作为“双奥之城”这一次的冬奥会不仅2008年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旋律传承,更是两个时代科技发展脉搏的共鸣。在这场独一无二的盛会中,绚烂的灯光格外引人注目,我不由得为我们国家的繁荣昌盛感到无比的自豪与欢欣。最后,我祝愿运动健儿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同时为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送上衷心的祝福。时代的考题已经列出,我们的答案正在写就,作为西大学子,我们也会脚踏实地,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让我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共筑中国梦!
人民网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相关 文章 :
★ 冰雪上的思政课学习心得体会7篇
★ 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课冬奥精神有感
★ 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个人心得体会范文5篇
★ 2022思政大课观后感学习心得范文5篇
★ 2022年《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观后感
★ 2022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播出时间平台一览
★ 精选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观后感作文500字5篇
★ 大学生思政课疫情先进事迹学习观后感1500字范文5篇
★ 大学生同上一堂云端思政课观后感范文
急需10篇奥运日记 禁止从其他网站上复制
8月8日
历史画卷今纷呈
——奥运第一天
中国历史深厚如淘不尽的矿藏,随意一刨,便已纷呈。
今天的奥运开幕式,便是如此。
场面宏大,色调华丽,构思浪漫,文化博深。这简直是一场视觉的盛宴,一场公众的狂欢。记忆最深的还是开场,那巨大而震憾的29个焰火脚印、击缶高歌和倒计时,还有星光汇成的五环标志、活字印刷展示和那幅美伦美奂的水墨画。
8月9日
眼泪是痛苦也是解脱
——奥运第二天
杜丽哭了。
一个26岁、几乎拿遍射击所有气大赛冠军的女孩哭了。难以忘记的是上届奥运她灿烂的笑脸。
这一哭一笑,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不同?
我们不能仅仅认为是压力,是卫冕的压力,是主场的压力,是媒体给的压力,是奥运首金的压力,让她发挥失常。也不能仅仅说她心理素质不过关,没有抱着平和的心态。
相信练过射击的朋友都有一个感觉,每次射击达到预定值的概率,绝不会超过百分之五十,犹如抛硬币,一半指向成功,一半指向失败。
作为这项具有天然运气和失误率的运动,成败真乃常事。
她上届第一,这届第五,其实都是一种正常。而绝无什么失常之说。
但为什么她会哭得如此伤心呢?
我想真的是因为痛苦。这种痛苦只有亲历才能深知。那无以继夜的残酷训练,那主场夺冠的巨大期待,那对冠军荣誉的无尽梦想,那上下左右的空前压力。不要只看到她们夺冠的那种风光和荣耀,更应看到她们之前所受的百般煎熬和艰苦历程。
所以我更想说,眼泪是痛苦,更是一种解脱。
姑娘们,小伙子们,所以比完赛的中国健儿们(其他国家或许也包括,但并不明显可以类同),你们都解脱了。
8月10日
超越自己不靠口号靠实力
——奥运第三天
今天,奥运夺金渐起热潮,中国队一口气拿了四金,加上昨天的两金,在金牌榜上一马当先。美国、韩国,甚至捷克等国也拿金夺银,掀起不少风浪。
但这一天总的感觉是,超越自己不靠口号,要靠扎扎实实的实力。
美国泳坛神童菲里普斯如此,他号称将夺八金的第一金,就轻松破了世界纪录。
韩国女子射箭队如此,无论中国队发挥如何好,冠军仍是属于她们的,因为她们拥有的只有一个,就是实力。这种实力,连解说员都不觉说出了“韩国人有射箭基因”、“东夷的夷字就是一个人拉弓的意思”之类的可笑台词。
我们湖南的小伙子龙清泉也如此,夺金轻松得让悬念与举重无关。
射击场上的那个捷克大汉和中国女孩子郭文珺还是如此。跳水的那妹妹更不消说,几年前世界其他国家就没作这个幻想。
就是最让人痛骂的中国足球同样也是如此,四强的口号喊得多响,但实力决定一切,现在连八强的门槛都没摸到。那些所谓的“巨星”、“大佬”们简直就是笑料,试想还不如直接从我们吃苦的湖南农村小孩子里选出二十个,训练几年,绝对比他们强,就算赢不了巴西比利时,但保准能让他们累得半。
8月11日
水立方,让人惊喜的地方
——奥运第四天
相比于鸟巢来说,我更喜欢水立方,精致而优雅,浪漫而坚实。
今天,布什和传说中的第一富翁盖茨就在这里同看比赛。有人说是最有权的人和最有钱的人在奥运握手,还是第一次。
奥运开赛以后,水立方也确实满足了人们的期望,让人不断收获着惊喜。继昨日产生几个新的世界纪录、奥运纪录后,今天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
在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中,日本选手北岛康介以58秒91获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在该项目上进入59秒的选手。美国的4乘100米自由泳接力也打破了世界纪录。还有两项奥运纪录在决赛中产生。就是在预赛中,菲里普斯在200米蝶泳中破了奥运纪录。
两日的水上比赛,产生8枚金牌,居然创下了4项世界纪录、6项奥运纪录。
当然,中国军团今日在举重、跳水上再收获三金,继续遥遥领先金牌榜。在击剑、射击等赛场上也有看点。但作为一个在水边长大的人,除了足球、篮球、排球这三大球,乒乓、羽毛、网球这三小球外,最喜欢的莫过于游泳了。
水立方,无疑是史上最令人关注的水上赛道之一。
8月12日
四年之憾与二十四年之憾
——奥运第五天
竞技体育一直就是个充满遗憾的活动。
失败不一定是遗憾,甚至也不会有痛苦,但是拥有最强实力的失败者,即一定是遗憾,也一定是痛苦。
中国男子体操团体就有这样的四年之憾。四年前的雅典,他们实力超群,也毕尽全力,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折挂。今天在自己国家举办的奥运会上,终于梦圆,遗憾尽除,毫无悬念的拿到了金牌。
小伙子们哭了,胜利的泪水都以为是欣喜,其实更多的是为昨天而倾泄。
作为世界上最具有武侠精神和剑术剑道国家,却在奥运赛场上有一个二十四年的遗憾。中国年轻的佩剑手仲满有一个武侠般的名字,他果然没有让中国人失望,剑法精巧,剑气纵横,以巨大的优势取得了冠军。
然而,奥运赛场上的遗憾这方面弥补了,另方面又在继续;这个国家圆梦了,那个国家又开始期待梦圆了。游泳、自行车、柔道、举重、射击、射箭、马术、摔跤等许多项目今天都在上演着这样的故事。
可能只有跳水除外,中国跳水队获得了第100枚金牌,而且今天的比赛再次证明了“梦之队”称号,巨大的优势让这样的比赛变成了中国人的秀场。有遗憾么?或许这种优势和强势就是一种遗憾。
8月13日
奥运强人与
——奥运第六天
尽管中国依然保持着日进四五金的势头,金牌总数一骑绝尘,已达17枚,但今天的奥运赛场,最令人关注、最令人赞叹的还是水立方里的一位奥运强人。
他就是美国的菲尔普斯,四年前在雅典他就一口气夺了6枚金牌,今天他将自己在北京的夺金数发展到了5枚,总共已达11枚奥运金牌的他,已成为奥运史上夺金最多的运动员。何况,他还没有结束,不但在北京水立方的夺金点还有三个,而且他还年轻,他还有着更多更远的奥运梦。
水立方已经成了魔方,不但菲尔普斯可以在这里创造传奇,其他的强手也纷纷在这里创造奇迹。在女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来自意大利的“美人鱼”佩莱格里尼打破世界纪录夺金。她的表现和美丽据称引起“乔丹第二”科比的强烈兴趣,公开表示想认识她。
今天的赛场流行“强人”,夺金一般都是巨大优势。在女子举重69公斤级比赛中,我国的刘春红6举5破世界纪录,不说绝后,至少也可以说是空前了;在男子公路自行车赛场上,瑞士人法比安就是遥遥领先;在跳水、射击、摔跤、柔道、体操等项目上,同样是“强人”的舞台。
但有“强人”就会有“”。
这个称号已越来越多的被指向了中国男子足球。今天,他们终于与奥运说再见了,零比三输给巴西后,他们像一个冷幽默地与观众告别。就像白岩松说的那样,“没有人会与他们说再见”。
因为他们不配,不配出现在“强人”舞台的北京奥运上。
8月14日
无法复制的传奇
——奥运第七天
传奇故事不是写小说,也不是拍**,它太需要巧合,需要情节,需要感天动地或惊天喜地。总而言之,传奇就是那种你意想不到却又实实在在如此圆满、如此吻合的那个故事。
今天的奥运赛场,就留下了许许多多这样的传奇故事。
杜丽上次夺得奥运金牌的时间是8月14日,今天又是8月14日;她四天前失去了一枚众望所归的金牌,四天后却拿到了一枚众望之外的金牌;四天前她的金牌失于一个捷克姑娘之手,今天她却正好从对手中夺回了另一枚金牌;几天前她的眼泪是种悲情,几天后她的眼泪却是一种喜情……
我想,杜丽在这届奥运上演的悲喜大轮回定将被人们津津乐道许久。
同样的,她的对手,美丽的捷克姑娘埃蒙斯也在北京抒写着她的传奇。她在夺金摘银之外,与丈夫的亲妮热吻展现了一种最纯粹的浪漫。
19岁的刘子歌,12年后再次为中国夺得渫泳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不也是一种传奇么?射箭场上的张娟娟接败三位韩国选手,为中国古老而深厚的射箭文化正名,这种传奇又该怎样记录?
今天的传奇似乎更多的体现在中国健儿身上。老将杨威终于在体操场上摘掉了“千年老二”的帽子。杨秀丽微弱优势夺得柔道78公斤级的冠军。女子佩剑团体的中国女剑客一剑之差憾失金牌,这种扣人心弦、意料之外令人莫不扼腕叹息。
中国代表队在这一天,以超佳的表现,在奥运赛场上写下了“中国日”,已至22块金牌高出了次席美国的一半多。
无疑,这将是另一段新的传奇的开始。
金牌与母亲
——奥运第八天,8月15日
每一天的奥运赛场,都有太多的看点,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动。
你会为菲尔普斯的继续“八金”之梦而喝彩,你会为中国女足的无力出局而遗憾,你会为杜婧于洋闯入冠军殿堂而高兴,你会为郎平带领美国女排战胜中国女排而豁达,你会为穷困之国埃塞俄比亚的万米长跑而赞叹……
但是,今天,更让为之一震的是中国女举本次奥运的第7枚金牌得主曹磊。
准确的说,不是她的冠军拿得让得意外,拿得让人惊喜,而是……
人文奥运
奥运没有审美疲劳
——奥运第九天,8月16日
奥运已经进行八九天,但是却没有一丝审美疲劳。
惊喜,感动,悲壮,突破,你想到的都可以看到,你没想到的可能也可以看到。
男子百米“飞人”大战,是其中最令人关注的一幕。牙买加的高个子博尔特,改练百米才不过一年,却几破世界纪录。而这一次在鸟巢,他把世界纪录推进到了八秒七以内,再次创下了人类的期限。
菲尔普斯不出意外的夺得了第七金,他的一次次突破更像是一次表演。
费德勒这位网坛大哥大,首次奥运金牌是一块双打金牌,他用自己的表现为奥运网球比赛提升了档次。而李娜止步半决赛,却是中国网球手的最好个人赛成绩。郑洁晏紫尽管未能复制上届奥运中国女双的壮举,但网球于中国已经不再是高高的门槛。
中国男篮进入了八强,终于在男子三大球上实现了突破。
但是,今天最感动人的可能还是张宁。33岁的“运动高龄”、百天前就开始膝伤、卫冕的压力,大家并不看好她。但她硬是推翻大家的置疑,再夺奥运羽毛球金牌。这不是奇迹,是她实力的体现;这不是奇迹,却是她超越实力的表现。
奥运没有审美疲劳,田径的惊喜开场,夺金高潮的大幕开启,让我们就在这一次次的心跳和震憾中,直面“更快更高更强”的真谛。
8月17日
不可思议的一天
——奥运第十天
奥运每天都有让人意想不到,但这一天更加不可思议。
中国军团这一天一口气夺得八枚金牌,而且都是集中在下午和晚上,从下午四点算起至晚上十点,几乎是每半个小时一块金牌。至此中国代表团已收获金牌总数35枚,创下了历史。
也许你会觉得这简直是不可思议,放在十年前,绝对有人说是痴人说梦。但是今天,却是活生生的现实。这种现实,除了让你振奋,也让你可以沉入一种更深层次的思考之中。
在体育方面,我们需要金牌,也还更需要一些其他方面的东西。
今天的不可思议,还在于这些金牌的产生过程。
中国男子体操这次亮相一场拿金一块;跳水梦之队同样让人望尘莫及;乒乓羽毛两小球更是独孤求败;而王娇的摔跤也让对手没有脾气;倒是中国赛艇的四个姑娘们让人见识了什么是后劲,2000米的赛道居然可以在最后几秒实现反超。
菲尔普斯终于在水立方实现了“八金”豪言,但这一次他居然哭了。我们也可以相信,他的超人天才背后,也是那样的辛酸和不容易。
男子50米3x40决赛中,领先近4环的美国埃蒙斯的最后一枪有些离奇,只打出了一个4.4环,将金牌“拱手相让”于邱健。他的这一枪,可谓让全世界为之惊诧。都说人不可能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他偏偏做到了这一点。在雅典,他可以在最后一枪打在贾占波的靶上,这一次他也可以打出百年难遇的超低环。
看着他与妻子,那位捷克美女射击冠军的赛后拥抱,许多人不免同样感伤。
这就是奥运。
这就是体育的难以预测和不可思议。
你知道关于四朝元老巩立姣的圆梦史吗?
作为奥运会四朝元老的巩立姣来说,这枚迟来的金牌为她打造了21年。从11岁到32岁,这枚金牌浸透了巩立姣辛勤的付出与汗水。21年在时间的长河里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可在巩立姣的生命中,那是整个青春,她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铅球事业。
2016年里约奥运会,这一年对于巩立姣来说势在必得,因为她平时的训练成绩一直都不错,可似乎老天跟她开了个玩笑,几次投球都未能达到之前的训练效果,巩立姣也完全意识到自己的表现完全不在一个状态。赛后的巩立姣就好像失去了全部,很长的一段时间她都没能从失利中走出来,心中的那种痛始终在她内心最深处。里约奥运会的惨败也促使巩立姣越挫越勇,她不甘心,要全力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千万次的出手就为等待这一刻,经历了里约奥运会的失利。
2017年的伦敦世锦赛,风雨中的巩立姣赛参加了三届奥运会、五届世锦赛,获得五枚奖牌后,在第六届世锦赛登上了最高领奖台。这一刻老天仿佛在告诉全世界,巩立姣的时代刚刚到来,接下来的三年,巩立姣世锦赛排名世界第一、蝉联冠军。2019赛季,巩立姣实现钻石联赛三连冠,成为那一年世界上唯一,突破二十米的女子铅球运动员。13次出场比赛中夺得12个冠军。从2008年奥运会比赛中获得铜牌,到2012年奥运会中获得银牌,再到2016年奥运会中获得第四名,你会发现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都已获得过,似乎只差第一名。
功夫不负有心人,东京奥运会决赛的舞台上,巩立姣一路领跑,她要实现新的突破,再次创造新高,她是当之无愧的冠军。苦尽甘来,所有的坚守都在这一刻开花、结果,凝聚成奖牌最纯粹的金色。夺冠后的巩立姣非常兴奋,她身披国旗庆祝,大声高喊中国最牛,这一刻巩立姣最牛。最后谈到这次夺冠,巩立姣哭了,哭着表示,这一刻我等了二十一年,人应该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我实现了。
16年终于圆梦,冬奥冠军徐梦桃的经历究竟有多么励志呢?
16年终于圆梦,冬奥冠军徐梦桃的经历十分励志,徐梦桃夺金,四战冬奥终于圆梦,31岁的老将大满贯,堪称世界最高难度动作,也是最高分保持者,为中国拿下第五金,最后喜极而泣,激动的呐喊“我在家门口赢了”,多年的梦想,在适合的时间和地点实现,比赛简直太刺激,4.293的难度在裁判打分这么双标的情况下,她顶住压力完成逆天一跳,要知道每个成功运动员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心酸,仅仅一分钟的动作,她却付出了16年的努力。
16年终于圆梦,冬奥冠军徐梦桃的经历十分励志,徐梦桃的家境并不富裕,但为了能够支持女儿的梦想,两位家长可以说是咬着牙在坚持,而徐梦桃的父亲,实际上是她学习体操的引路人,也是徐梦桃的动力所在,徐梦桃四岁就开始体操生涯,为了能够帮助女儿练习,她还自制训练场,七岁的徐梦桃在省队就有了出色的表现,即便受伤露出骨头,她也不喊疼,仍然坚持训练,在十二岁的时候,便以三枚金牌完成了体操项目最后的荣誉。
16年终于圆梦,冬奥冠军徐梦桃的经历十分励志,徐梦桃曾就读于沈阳体育学院,毕业后,父亲努力赚钱来支持女儿的冠军梦,从2010年的温哥华到2014年索契遗憾失去冠军,再到2018年的平昌失误,徐梦桃曾在三届奥运会上留下伤疤,她曾想过放弃并说再见,在平常冬奥会上放狠话,不夺金就退役,不过事与愿违,她还是出现了失误,她选择了继续坚持,完成对那块金牌的突破,2014年索契冬奥会,徐梦桃作为夺冠热门,但她在最后一跳出现失误,遗憾与金牌失之交臂,获得银牌,四届冬奥会的坚守,职业生涯长达14个赛季,一共参加过70站世界杯。
16年终于圆梦,冬奥冠军徐梦桃的经历十分励志,如今,徐梦桃已经31岁了,她也是中国队为数不多的四朝元老,在冬奥会之前,她最好的成绩也就是银牌,2021年,徐梦桃以26个世界杯分站赛冠军创造了记录,成为世界杯历史第一人,即便已经是老将了,但她的状态依旧保持的很好,她的三周跳难度更是世界顶级的综奥会。冬奥会开始前,徐梦桃就表示自己曾经两条腿的前韧带都断了,但仍旧逼着自己去恢复,逼着自己去更多的苦,就为了站在冬奥会的赛场上,虽然徐梦桃为四届奥运会拼搏,但只有她自己知道他十多年付出了怎样的辛苦,徐梦桃成功的背后,更是离不开父母的支持和鼓励,任何一个运动员在夺冠的时候,我们都不应该用奇迹来形容,没有奇迹,这就是坚守的回报,更是拼搏的结果,唯独不是奇迹的降临。
2022冬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有哪些?
2022冬奥会冠军的励志故事:烤羊肉串培养出来的世界冠军徐梦桃。
徐梦桃,世界最高难度动作,头号种子选手,最高分保持者。她曾拿过多个世界杯冠军,却唯独没有奥运冠军。台上1分钟的动作,付出了16年的努力,坚守四届奥运会,总算在今年北京冬奥会上圆梦。
1990年,徐梦桃出生于辽宁鞍山,她的父亲徐学君是个体育迷,而徐梦桃又从小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柔韧性,所以她四岁就被父亲送去学体操。虽然家里很穷,但是父亲一直支持她的梦想。
一家人居住在36平米的小房子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烧烤摊。她的童年就是在肉串签子、三轮车旁度过。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徐梦桃也十分节约,她也会白天训练,晚上去帮助在外打工的父母,从小的生活环境也造就了她吃苦耐劳的性子。
在徐梦桃12岁的时候,由于她身高过高不得不放弃体操梦。对于竞技比赛很向往的她,改学自由式滑雪。没日没夜的训练让她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但却是用疼痛与汗水交换的。在这期间,她做过四次大手术,二次十字韧带断裂,但她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出征。
成功有千万种方法,失败也可以有无数种借口,但现实不会眷顾倦怠之人。从20岁她参加温哥华奥运会,到31岁在北京冬奥会夺冠,徐梦桃整整坚持了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里,有索契奥运会上与金牌失之交臂,也有平昌奥运会上发挥失常,但她一直没有放弃。
16年的努力,坚守四届奥运会,总算在今年北京冬奥会上圆梦。让我们相信普通家庭也可以有奥运梦,我们因梦想而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