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历届美洲杯足球赛举办地和前四名
2.南美足球为什么踢不过欧洲
3.为什么南美足球队比其他大洲好?
4.南美洲世界杯预选赛排名
5.能否介绍一下南美超级球队,30年的乌拉圭,70年的巴西队,90年代的阿根廷河床队,阿根廷国家队
6.欧洲和南美洲哪个足球厉害
请问历届美洲杯足球赛举办地和前四名
历届美洲杯足球赛冠亚军如下:
1、1916年~1917年:冠军:乌拉圭;亚军:阿根廷。
2、1919年:冠军:巴西;亚军:乌拉圭。
4、1920年:冠军:乌拉圭;亚军:阿根廷。
5、1921年:冠军:阿根廷;亚军:巴西。
6、1922年:冠军:巴西;亚军:巴拉圭。
7、1923年~1924年:冠军:乌拉圭;亚军:阿根廷。
8、1925年:冠军:阿根廷;亚军:巴西。
9、1926年:冠军:乌拉圭;亚军:阿根廷。
10、1927年:冠军:阿根廷;亚军:乌拉圭。
11、1929年:冠军:阿根廷;亚军:巴拉圭。
12、1935年:冠军:乌拉圭;亚军:阿根廷。
13、1937年:冠军:阿根廷;亚军:巴西。
14、1939年:冠军:秘鲁;亚军:乌拉圭。
15、1941年:冠军:阿根廷;亚军:乌拉圭。
16、1942年:冠军:乌拉圭;亚军:阿根廷。
17、1945~1946年年:冠军:阿根廷;亚军:巴西。
18、1947年:冠军:阿根廷;亚军:巴拉圭。
19、1949年:冠军:巴西;亚军:巴拉圭。
20、1953年:冠军:巴拉圭;亚军:巴西。
21、1955年:冠军:阿根廷;亚军:智利。
22、1956年:冠军:乌拉圭;亚军:智利。
23、1957年,1959年(阿根廷美洲杯):冠军:阿根廷;亚军:巴西。
24、1959年(厄瓜多尔美洲杯):冠军:乌拉圭;亚军:阿根廷。
25、1963年:冠军:玻利维亚;亚军:巴拉圭。
26、1967年:冠军:乌拉圭;亚军:阿根廷。
27、1975年:冠军:秘鲁;亚军:哥伦比亚。
28、1979年:冠军:巴拉圭;亚军:智利。
29、1983年:冠军:乌拉圭;亚军:巴西。
30、1987年:冠军:乌拉圭;亚军:智利。
31、1989年:冠军:巴西;亚军:乌拉圭。
32、1991年:冠军:阿根廷;亚军:巴西。
33、1993年:冠军:阿根廷;亚军:墨西哥。
34、1995年:冠军:乌拉圭;亚军:巴西。
35、1997年:冠军:巴西;亚军:玻利维亚。
36、1999年:冠军:巴西;亚军:乌拉圭。
37、2001年:冠军:哥伦比亚;亚军:墨西哥。
38、2004年,2007年:冠军:巴西;亚军:阿根廷。
39、2011年:冠军:乌拉圭;亚军:阿拉圭。
40、2015年~2016年:冠军:智利;亚军:阿根廷。
获得冠军次数最多的是乌拉圭,获得过15次冠军。
美洲杯足球赛(america cup championship)
南美地区的传统锦标赛事,参赛国家12个由南美洲的10个国家加上中北美地区的2个国家组成。
12支队伍分成3组进行单循环赛事,每个小组的前两名和两个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三名进入8强进行淘汰赛,最终决出冠军。
美洲杯足球赛诞生于1916年,是美洲、也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的足球赛事。当时正值阿根廷独立一百周年之际。在当时的阿根廷总统伊里戈延的倡议下,设立了这一杯赛。
美洲杯足球赛由南美洲10支实力最强的国家队参加,因此是南美洲最高水平的比赛。比赛由南美足协主办,开始时每年举办一次,27年后不定期举行,到1959年改为每4年举办一次。
第一届比赛于1916年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仅有4个队参加: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和智利队。最终乌拉圭队夺得桂冠。在比赛期间,与会国家宣布成立了南美足球联合会。
1917年,第二届美洲杯比赛举行,在这届杯赛中对冠军正式颁发“美洲杯”,当时的奖杯是以3000瑞士法朗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家著名的珠宝店购得。
这第一个奖杯仍为乌拉圭队所夺得。除奖杯外,美洲杯比赛每届尚有数目不等的奖金。开始几年,美洲杯基本每年举行一次。
1928年,由于当时的第一强队乌拉圭队和阿根廷队要组队参加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夏季奥运会,美洲杯赛推迟两年举行。
30年代初期,巴拉圭和玻利维亚为争夺大查戈地区而发生的战争使美洲杯停赛5届,直到1935年才恢复比赛,比赛冠军获得参加奥运会的资格。
此后美洲杯的比赛时间开始不固定,经常由于政治经济方面的原因改期。
1953年美洲杯赛起初定在了巴拉圭举行,但是南美足协不同意将所有比赛放在巴拉圭举行,原因是巴拉圭缺少足够的国际标准比赛场地,最终这届比赛改在秘鲁举行。
1975、1979和1983年的三届美洲杯比赛并没有在固定的场地进行赛会制的比赛,当时的比赛全部是通过主客场循环赛来决定名次,相当于国家之间的大联赛。
80年代中期美洲杯赛的举办问题中出现了轮流坐庄的决议,原因是一些国家对在玻利维亚那样的高原上比赛不满,人为高原反应使得球队根本无法在比赛中发挥正常技战术水平,最后的名次不能反应真正的实力。
1991年和1993年的美洲杯足球赛分别在智利和厄瓜多尔举行,阿根廷队连续两届夺得奖杯。
至2011年,美洲杯比赛共举行了43次。历史上成绩最好的队是乌拉圭队,共获15次美洲杯冠军;其次是阿根廷队,共获14次美洲杯冠军;
乌拉圭队和巴西队在本土举行的美洲杯赛中保持不败。其中乌拉圭8次主办,8次夺冠;巴西4次主办,4次夺冠。
美洲杯赛的参赛队基本由南美的10支球队组成。1993年后,美洲杯赛邀请了墨西哥和美国参赛。1999年,因美国队的退出,日本队被邀请参赛。2011年,哥斯达黎加队被邀请参赛。
10支南美球队分别是:阿根廷(argentina)、巴西(brazil)、乌拉圭(uruguay)巴拉圭(paraguay)、哥伦比亚(colombia)、智利(chile)、秘鲁(peru)、玻利维亚(bolivia)、厄瓜多尔(ecuador)和委内瑞拉(venezuela);
3支中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球队:美国(usa)、墨西哥(mexico)、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2支欧洲球队:西班牙(spain)、葡萄牙(portugal);2支亚洲球队:日本(japan)、韩国(south korea)。
南美足球为什么踢不过欧洲
南美足球踢不过欧洲的原因是没钱加足球的思维方式落后于欧洲。
早期的足坛,欧洲南美各有千秋,甚至有段时间,南美足球还占据优势,比如说贝利和马拉多纳这两大球王,都来自南美。上世纪的丰田杯,南美解放者杯冠军也经常击败欧冠冠军。
以前欧洲球队也比南美球队更有钱,但在“金元足球时代”来临之前,资源不够集中,对南美足球的吸血力度,也没现在这么强,因此,南美俱乐部也会有很多大牌巨星压阵,南美球队能在丰田杯击败欧冠冠军球队,也不奇怪。
南美足球的介绍
说到南美球队的问题,就不能不说国家队的运转体系。从阵容构建和体系打造的角度来说,阿根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缺乏整体性的,名将虽多但化学反应远没有纸面上看起来的理想。这和欧洲俱乐部足球的高度发达也有关系,因为如今全球化程度很高的背景之下,南美的优秀球员都会比较早地来到欧洲踢球。
他们接受了不同俱乐部不同风格的适应或者改造,彼此之间的踢球方式和场上思维有了一定差异。再加上巴西和阿根廷并不缺乏青年才俊,国家队教练如果再试来试去换球员,本来磨合就少的国家队就会更难形成默契。乌拉圭和智利这两支球队球星没那么多,阵容比较固定,也有一脉相承的战术风格支持,倒是可以打出很强的整体性。
为什么南美足球队比其他大洲好?
欧洲和南美的足球水平毫无疑问均属世界前列,而特殊的历史背景也决定了两个大洲之间足球风格上的联系。从南美洲各国的官方语言可以知道,对于南美洲来说,伊比利亚半岛的影响最大。除了苏里南和法属圭亚那,其余的国家官方语言均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而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占了大多数,只有巴西用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由此可见,伊比利亚半岛的足球风格在南美洲的影响非常之大。西班牙的奔放,葡萄牙的华丽,都可以在南美洲的队伍当中得到体现。哥伦比亚、阿根廷注重短传渗透,这是承袭了西班牙的风格;而巴西更崇尚华丽的个人技术,显然是受到了葡萄牙的影响。其他队伍,如乌拉圭、巴拉圭、秘鲁、智利等队伍也无一例外风格奔放、配合精准,伊比利亚足球风格在南美洲几乎是根深蒂固。从19世纪开始,又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来到南美洲,从而带来了更多更丰富的足球风格。例如阿根廷有非常多的意大利移民,他们把意大利足球严谨的风格带到了阿根廷,使阿根廷的打法相较巴西显得更为保守和具有欧洲传统风格。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在球队的组建上更多的是依靠白人球员。在这三支国家队的主力阵容当中,很难找出黑人球员,混血球员也并不多见。所以这三支球队的打法都更加接近欧洲球队。乌拉圭、巴拉圭的风格与西班牙相近,而阿根廷则融会了西班牙风格和意大利风格,加上他们特有的“高乔”风格,这三种风格完美的结合使阿根廷拥有了行云流水的配合、严谨的传递和如潮的攻势以及偶尔的即兴表演,阿根廷的球员同时也兼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这种特点是从南意大利承袭过来的。巴西是一个种族复杂的国家,几乎每一个巴西人都有着复杂的血统。巴西的球员根本就不能判断到底属于哪一人种。除了极少数的白人球员,其他基本上都是混血球员。由于奴隶贸易时期,从非洲运来的奴隶大多都是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登岸,而葡萄牙非常重视殖民地的种植业和农业发展,而在巴西北部亚马逊雨林地区聚居着一部分的印第安人,所以在葡萄牙殖民时期早期,在巴西的人种白、黑、黄三种皆有。这样的人种基础导致了现代巴西人的血统非常复杂,而巴西的足球风格也是南美最复杂的。黑人的柔韧性和灵敏度,白人的创造力和身体素质,以及印第安人强硬的作风,在巴西队中均有体现。巴西与欧洲球队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比赛当中,经常可以看到巴西球员令人眼花缭乱的个人表演。这是巴西的独特风格——“街头风格”。巴西是一个足球大国,几乎每一个人都爱好足球,都会踢足球。在街头,随处可见的是踢着街头足球的巴西少年。而这些巴西少年大多都是黑人或拥有黑人血统的混血儿,所以在巴西队当中,个人技术出色的球员也往往都是拥有黑人血统的球员。巴西的这种“街头风格”让他们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成为了世界第一强队。
而由于地理关系,南美洲和欧洲不能很频繁地进行联系,这也使得南美洲足球得以自行发展出不同于欧洲的风格。由于安第斯山脉的阻挡,安第斯山西侧的各国,如秘鲁、智利和哥伦比亚只有比较少的白人,在这些国家,更多的是梅斯蒂索人,即欧洲白人和印第安人所生的混血儿后裔,这些国家在风格上兼有欧洲风格和美洲风格,美洲风格更加浓厚,比较粗放、豪迈,并没有阿根廷、巴西那样行云流水的配合和令人叹为观止的个人表演。这些国家基本上脱离了欧洲的影响,而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足球风格,这种风格注重团结配合,依靠自己坚定的意志去赢得比赛。所以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三国在南美并不是鱼腩军团,虽然在实力上与传统强队有一定差距,但对于强队们来说还是难啃的硬骨头。如哥伦比亚获得了2002年美洲杯的冠军和2003年联合会杯殿军,智利在2006年世界杯南美区预选赛上爆冷客场逼平阿根廷,都很能说明这些球队带有的强烈的不屈不挠的印第安风格。阿根廷所拥有的“高乔”风格,也是从印第安人的性格中得到的。高乔民族是生活在潘帕斯草原上的印第安游牧民族,他们勇猛好斗、身体剽悍,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和骄傲感。阿根廷之所以不同于欧洲球队,就是因为他们比欧洲球队多了一种“高乔”风格,这是一种对于进攻的强烈欲望。在世界杯上,阿根廷曾两次遭遇皮赖脸地坚持防守反击的英格兰队,在98年,阿根廷人用自己猛烈的攻击摧垮了英格兰“引以为傲”的防线,将其淘汰出局。而02年,阿根廷却败给了自己对于防守的疏忽。普拉森特面对欧文做出了一个相当危险的防守动作,虽然并没有对对方造成任何伤害,甚至几乎没有碰到对方,但是前锋的本能使欧文摔倒在了禁区内,阿根廷不得不吞下被判点球的苦果。98年,阿根廷人在点球上赢了英格兰,但是02年,阿根廷却输在了点球上。这就是为什么萨穆埃尔的崛起对于阿根廷来说至关重要的原因,因为缺少一个可靠的中后卫的阿根廷虽然进攻犀利,却防守薄弱。较之刚烈的“高乔”风格,巴西的“街头风格”显得柔缓然而精彩许多。从罗马里奥到德尼尔森,再到3R组合,巴西球员几乎都拥有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盘带和不可思议的控球能力。巴西赢球总是赢得相当好看,巴西队的进球也总是非常精彩。在巴西,随处可见踢球的少年,为了早日得到星探的注意,孩子们都刻苦练习基本功,也正是这样练就了他们出众的盘带和控球。
在踢球的动机方面,南美洲和欧洲也有很大不同。南美洲的经济情况远远不如欧洲,为了生计而踢球就成为了许多南美少年的踢球原因。很多南美球员都出身于贫寒家庭,很多巴西球员甚至来自贫民窟。改变自己和家人生活状况的愿望强烈刺激着南美的少年们,使他们踢球异常刻苦,为的就是出类拔萃。这也使得南美的球队从来都不缺少人才,甚至还向欧洲或其他大洲“出口”人才。葡萄牙国家队的德科原本是巴西人。意大利国家队的卡莫拉内西原本是阿根廷人。法国队的特雷泽盖出生并成长于阿根廷。而在欧洲各豪门踢球的南美人更是数不胜数,几乎把欧洲球员的风头抢尽。在欧洲,为了改变生活而踢球的几乎没有,人才选拔主要是从普通学校、足球学校或者俱乐部的各级梯队。而在南美,星探们光顾的更多的是贫民窟、穷人区和废弃的厂区、仓库。自然,欧洲球员踢球的原因更能够令人尊敬:为了梦想,为了信念。而南美球员的动机在球迷眼中则更“庸俗”,他们是为了生活,除此无他。巴蒂斯图塔更是直截了当:“我踢球就是为了赚钱!”然而生活的压迫却使南美球员付出更多的努力,不象大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欧洲球员一样是为了“天赋”而踢球。西班牙过于华丽,葡萄牙只会仰仗老将,意大利太重防守,捷克太过懒散,德国过于刻板……但是很少有人批评南美的球队。欧洲球员往往是一人开花,众人陪衬,而南美球员则四处开花,五彩缤纷。欧洲球队,每个国家队大概只拥有至多三四个球星;而南美球队,几乎个个都是球星。南美球队能够在世界足坛独领风骚,也就不足为怪。
阿根廷大多数是欧洲西班牙和意大利,以及其他南欧国家的后裔,二战期间和二战后还有很多德国人移居到阿根廷(曼联的海因策就是普遍的德国姓),所以整个阿根廷的白人占总人口的97%,在阿根廷的有色人种里高乔人占绝大多数,也有把高乔人归为白人的说法,因为高乔人其实就是白种拉丁人与原南美印第安人的混血,从血统上讲比较复杂。后来也经常用高乔人泛指阿根廷人。如果高乔人算黑人的话,那曾经入选过阿根廷国家队的人可就多了!里克尔梅就是个典型,要是说纯黑人那样的,就还真没有过
巴西人属混血人种。白人血统多来源于葡萄牙,黄人属土著印第安人血统,黑人属非洲人血统,绝大部分都是混血的。其中白人占55.2%,黑白混血种人占38.2%,黑人占6%,黄种人占0.4%,
印第安人占0.2%。
巴西是一个种族复杂的国家,几乎每一个巴西人都有着复杂的血统。巴西的球员根本就不能判断到底属于哪一人种。除了极少数的白人球员,其他基本上都是混血球员。由于奴隶贸易时期,从非洲运来的奴隶大多都是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登岸,而葡萄牙非常重视殖民地的种植业和农业发展,而在巴西北部亚马逊雨林地区聚居着一部分的印第安人,所以在葡萄牙殖民时期早期,在巴西的人种白、黑、黄三种皆有。这样的人种基础导致了现代巴西人的血统非常复杂,而巴西的足球风格也是南美最复杂的。
南美洲世界杯预选赛排名
南美洲世界杯预选赛前10名,排名如下:
1、巴西,赛:1,胜:1,平:0,负:0,得:5,失:1,积分:3。
2、乌拉圭,赛:1,胜:1,平:0,负:0,得:3,失:1,积分:3。
3、哥伦比亚,赛:1,胜:1,平:0,负:0,得:1,失:0,积分:3。
4、阿根廷,赛:1,胜:1,平:0,负:0,得:1,失:0,积分:3。
5、巴拉圭,赛:1,胜:0,平:1,负:0,得:0,失:0,积分:1。
6、秘鲁,赛:1,胜:0,平:1,负:0,得:0,失:0,积分:1。
7、厄瓜多尔,赛:1,胜:0,平:0,负:1,得:0,失:1,积分:0。
8、委内瑞拉,赛:1,胜:0,平:0,负:1,得:0,失:1,积分:0。
9、智利,赛:1,胜:0,平:0,负:1,得:1,失:3,积分:0。
10、玻利维亚,赛:1,胜:0,平:0,负:1,得:1,失:5,积分:0。
球队评价:
目前排名第一的是巴西队,他们首轮5-1大胜玻利维亚,内马尔复出之后双响,罗德里戈上演梅开二度的好戏,拉菲尼亚也有进球斩获。内马尔在巴西vs玻利维亚的比赛中破门,打入个人国家队生涯第79球,成功超越贝利,成为巴西队历史射手王。
巴西队在预选赛的表现一直都有保证,从纸面实力来看,巴西队依旧是独一档的存在,所以在预选赛,他们的优势很大。
阿根廷队的纸面实力虽然不如巴西,但状态更好,作为新科世界杯冠军的他们踏上世预赛的道路,第一场比赛在主场1-0击败厄瓜多尔,比赛中梅西上演任意球直接破门的好戏,世预赛南美区进球数追平苏亚雷斯,并列历史第一,关键时刻依旧可以信赖36岁的梅西。
能否介绍一下南美超级球队,30年的乌拉圭,70年的巴西队,90年代的阿根廷河床队,阿根廷国家队
我只知道30年的乌拉圭用的是倒金字塔阵容。
30年的乌拉圭球星:海克托-卡斯特罗(Hector Castro),一个只有一条手臂的球员,但在1930年的世界杯上,这名独臂怪杰却在决赛中破门,为乌拉圭队赢得了世界杯,这段传奇般的经历直到今天仍为人们所称道……
卡斯特罗出生于1914年,在1930年世界杯前,一直效力于乌拉圭著名的民族队。在年少时的一次车祸中,卡斯特罗遭遇了不幸,他的右手肘部以下被节肢。不过这没有动摇卡斯特罗对足球的追求,凭借在联赛中的出色表现,主教练苏皮西在世界杯前将他召入了乌拉圭国家队。
卡斯特罗的世界杯之旅可谓充满了传奇色彩。首战乌拉圭击败秘鲁,他打进了唯一进球,这是一脚35米左右的远射,也是百年体育场落成后的第一个进球。不过在本场之后,卡斯特罗就不见了身影,苏皮西安排他在场边当观众,一直到最后的决赛。
1930年7月30日,第一届世界杯决赛,乌拉圭对阿根廷,卡斯特罗登场了。第89分钟,乌拉圭3比2领先,此时队友多拉多传中,卡斯特罗门前头球破门,打进了锁定冠军的一球,而在本届大赛中,这只是他的第二次出场,这个独臂人一直被作为秘密武器而雪藏!赛后,卡斯特罗入选了那届世界杯的最佳阵容,“独臂将军”的美称从此传开。
海克托-斯卡罗尼(Hector Scarone),乌拉圭队前锋,为球队在1924年和1928年两夺奥运金牌立下赫赫战功,在那两届奥运会上,他分别打进5球和3球。在1930年世界杯赛中,斯卡罗尼表现出色,是球队夺冠的主力成员。
斯卡罗尼出生于1898年11月26日,被认为是二战前最出色的“内锋”(235阵型介于中锋和边锋之间的前锋)之一。14岁时,斯卡罗尼和第三级别的蒙德维的亚竞技者队签约,第二年加盟民族队。1917年,20岁的斯卡罗尼首次代表乌拉圭国家队出战,对手是阿根廷,之后的13年里,他一直是国家队的主力。
1930年世界杯是斯卡罗尼在乌拉圭国家队的告别演出,在夺冠后,他成为了乌拉圭4名大满贯(赢得2次奥运会和1次世界杯)球员中的一个。世界杯后,斯卡罗尼退出了乌拉圭国家队,他留下了出场51次、打进31球的纪录,至今仍是为乌拉圭进球最多的人。
斯卡罗尼是30年代与欧洲结缘的南美球员之一。1926年,他来到西班牙,加盟了巴塞罗那队,不过只在那里踢了6个月,二战后,斯卡罗尼重返西班牙,担任皇马教练。在55岁那年,斯卡罗尼曾重返乌拉圭民族队,在纪念比赛中出场。
1967年4月24日,斯卡罗尼去世,享年68岁。
何塞-安德拉德(Jose Andrade),是乌拉圭235阵型中出色的中场球员,有出色的大局观和组织能力。
安德拉德出生于1898年11月20日,先后在乌拉圭的贝拉维斯塔队和著名的民族队效力,在上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早期,乌拉圭是世界足坛最令人生畏的力量之一,先后夺取了1924年和1928年的奥运会金牌,安德拉德是队内的绝对主力。
1929年,安德拉德受到了严重的伤病威胁,几乎要告别足坛,但意志力让他坚持了下来。1930年世界杯前,将满32岁的安德拉德重返乌拉圭队,并成为队内的重要力量。在世界杯期间,他的经验成为了球队获得胜利的筹码之一,最终安德拉德帮助球队捧起了冠军奖杯,也实现了夺取奥运金牌与世界杯冠军大满贯的愿望。
1933年,安德拉德退役,人们在首都的百年体育场特意竖起了一块碑,上面刻着他的名字,以纪念这位帮助乌拉圭夺取首届世界杯的英雄。
冠军阵容:虽然在世界杯历史上,欧洲与南美分庭抗礼,但在首届世界杯上,欧洲却没有多大的发言权,因为从欧洲前往举办地乌拉圭,需要乘船横穿大西洋,仅海上旅程就要耗时两周,为了保持状态只能在船上训练,所以欧洲众多强队和职业球员都没有前往,南美人成为首届杯赛的主角,东道主乌拉圭和阿根廷分别以6比1的相同比分击败南斯拉夫和美国,顺利会师决赛。
当时新的越位规则已经实行了5年,查普曼也开始在阿森纳摸索革命性的“WM阵型”,但在世界范围内,传统的2-3-5“倒金字塔”阵型仍然是主流。在有9万人助威的百年纪念体育场,打进决赛的阿根廷和乌拉圭都采用这一阵型。与最早期的阵型相比,“倒金字塔”稍稍加强了组织和防守,中前卫主要负责组织,两名边前卫则注意防守对方边锋。
尽管在现在看来,“倒金字塔”显得头重脚轻,但与当时一味进攻的潮流却是相符的。尤其是在强调个人发挥的南美,集体力量和战术概念还未受到重视。在谈到教练作用时,乌拉圭左后卫马舍罗尼曾说:“教练是干啥的?只有球员才能解决场上的问题。碰到一个侵犯自己的球员时,你该怎么办,难道要问教练?”
阿根廷上半时2比1领先。但作为1924年和1928年连续两届奥运会冠军,乌拉圭很快在下半时发动反扑,连下三城将比分定格为4比2,举起了首座世界杯。比较13支参赛队的实力,乌拉圭夺冠不让人意外。
打进扳平关键一球的塞阿是本届杯赛乌拉圭头号得分手(5球),仅次于打进8球的斯塔比莱(阿根廷)。塞阿是1924年和1928年奥运会金牌得主,从两届奥运会到世界杯决赛,乌拉圭曾经3次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追平,进球者都是塞阿,他也因此获得了“扳平王”的称号。在半决赛6比1横扫南斯拉夫的比赛中,塞阿还上演了帽子戏法。有意思的是,这位伟大的左内锋却不是左脚球员。
在决赛中攻入最后一球的卡斯特罗也一战成名。由于在小时候遭遇车祸失去一只手臂,他得到了“独臂将军”的外号。在揭幕战中,他的进球帮助乌拉圭1比0小胜秘鲁,但此后就从阵容中消失,直到决赛才重新获得首发,并在第89分钟锁定胜局。夺冠后,老射手斯卡罗内心满意足地告别国家队,这位有“魔术师”之称的红发前锋虽然在在本届杯赛上只有一粒进球,但他31球的乌拉圭国家队个人进球纪录至今无人能破。
70年巴西队:足球发展出现了倒退?1970年,巴西用复古的4-2-4阵型第三次夺冠。世界杯前几周才走马上任的扎加洛是个关键,他是1958年和1962年巴西两连冠的功勋队员。阿维兰热指定扎加洛接掌帅印时,他还没有教练证书,但1958年那支神奇的巴西队装在他的心中,他认定无论从实践或感情角度来看,4-2-4阵型就是他需要的,即使这个阵型已经过时。
当时在全世界范围内,只有秘鲁等少数南美球队和极少的东欧球队还在使用4-2-4阵型。年迈的巴西队在英格兰世界杯折戟沉沙后,逐渐完成了更新换代,新一批天才已经涌现,但贝利仍然是扎加洛倚重的,此时的贝利还未满30岁。在其他位置,扎加洛对照1958年版的巴西队,分别找到了替代人选,组成了新的梦幻阵容。
小组赛中,巴西队1比0力克英格兰,尽管班克斯表演了“世纪扑救”,封出了贝利的头球,但巴西还是凭借一次精彩的团队配合,由后插上的雅伊尔津霍怒射攻入唯一进球。在半决赛中。巴西又3比1淘汰了乌拉圭,报了1950年世界杯的一箭之仇。
如果说4-2-4并非完美的话,那么巴西前场攻击能力之强大,也足以掩盖这些不足。除了小组赛对卫冕冠军英格兰,巴西每场比赛都有三或四球进账,即便是把“链式防守”演练娴熟,在半决赛淘汰了西德的意大利队,也被巴西灌进了4个球。
这场比赛是攻势足球的盛宴。里维利诺左路传中,贝利后点顶进了巴西队第100个世界杯入球,意大利随后前场反抢成功,前锋博宁塞尼亚射空门扳平。下半时,热尔松禁区前沿抽射破网,雅伊尔津霍接头球摆渡再下一城,锦上添花的一球更加精彩,从后场开始一连串看似漫不经心的倒脚后,贝利禁区前沿分球,队长阿尔伯托外脚背大力抽射破门,巴西队永久保留了雷米特杯,扎加洛成了先后以队员和教练身份夺得世界杯的第一人,1970年的巴西队也被很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具观赏性的球队。
在下知道就着莫多了!抱歉
欧洲和南美洲哪个足球厉害
欧洲和南美洲欧洲足球更厉害些。
从国家队成绩上看,近4届世界杯冠军都来自欧洲(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世界杯总夺冠次数上,欧洲12次,南美9次,欧洲比南美多3次。
俱乐部方面,南美就更加无法与欧洲相比了。从2012科林蒂安后,南美俱乐部就再也未能获得过世俱杯冠军。另外2010、2016、2018和2020年,南美俱乐部甚至都没进入世俱杯决赛。俱乐部方面,南美早已彻底无法和欧洲抗衡。
要说南美有什么比欧洲要强的话,恐怕要数球王级别的人物了,迪斯蒂法诺、贝利、马拉多纳、梅西都出生在南美。南美更容易出足球技术天才,而欧洲主要以战术、力量为主。
从国家队层面来说,过去的四届世界杯都是欧洲球队夺冠,南美球队最后一次夺冠还是巴西在20年前的韩日世界杯上。这是世界杯历史上,南美球队无缘冠军的最长时间。
再看俱乐部层面,南美的竞争力目前连欧洲的车尾灯都看不到,包括最为顶级的南美解放者杯,像国米弃将加布里埃尔-巴尔博萨,在这项赛事都能作威作福,这项赛事的水平也就显而易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