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州是运动会什么时候开幕
2.如何踢好业余足球,从入门到精通
3.重庆有什么业余足球比赛吗?平常周末可以去踢踢那种,平常找不到人。
4.足球运动员的选材有些什么标准?
常州是运动会什么时候开幕
常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暨第六届全民健身节将于2008年4月至9月举行。为保证各项竞赛活动规范、有序、顺利进行,特制定本规程总则。
一、竞赛项目
第十三届市运会设青少年部、高校部、中技部、职工部、八一前卫部、农民部、老年人部、社会部,共八部。各部竞赛项目为:
(一)青少年部竞赛项目:
1、幼儿组:幼儿体操
2、小学组: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艺术体操、象棋、围棋、射击、举重,共12项。
3、初中组: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艺术体操、象棋、围棋、射击、举重,共12项。
4.高中组: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男子)、乒乓球、健美艺术体操、象棋、围棋、射击,共9项。
(二)高校部竞赛项目: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男子) 、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街舞,共8项。
(三)中技部竞赛项目:田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共4项。
(四)职工部竞赛项目:篮球、足球(男子)、乒乓球、象棋、围棋、羽毛球、射击、网球、台球、桥牌、保龄球,共11项。
(五)八一前卫部竞赛项目: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射击、象棋、围棋,共6项。
(六)农民部竞赛项目:健身秧歌、乒乓球、象棋、风筝、钓鱼,共5项。
(七)老年人部竞赛项目:太极柔力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象棋、围棋、钓鱼,共7项。
(八)社会部竞赛项目:体育舞蹈、太极拳、舞龙、轮滑、拔河、风筝,共6项。另设表演项目:阳湖拳、健身秧歌、木兰拳(扇)。
另外残疾人比赛由市残联组织实施。
二、比赛时间
2008年4月-9月
三、比赛地点
常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各部大部分项目将于开幕式前在各有关地区、单位比赛完毕。青少年部的田径、健美艺术体操、射击,高校部的羽毛球,职工部的乒乓球、羽毛球,农民部的象棋,老年人部的门球,社会部的健身秧歌,八一前卫部的篮球比赛,将于2008年9月上旬开幕式后,在市区各有关场馆和单位进行。
四、参赛办法
(一)青少年部以辖市(区)、市局属学校为参赛单位(市局属小学与所在地区协商联合组队,代表该区参赛。健美艺术体操以基层校为参赛单位)。
(二)高校部以基层校为单位组队参赛。
(三)中技部以基层校为单位组队参赛。
(四)职工部以各辖市(区)、机关、事业、行业系统、部省属企业为单位组队参赛。
(五)八一前卫部以公安、驻常部队为单位组队参赛。
(六)农民部以辖市(区)为单位组队参赛。
(七)老年人部以辖市(区)为单位组队参赛。
(八)社会部表演项目由各辖市(区)以街道(乡镇)为单位组队参赛。社会部竞赛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报名参赛。
五、运动员资格
(一)参加青少年部、高校部、中技部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本地区有关单位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其中参加中小学组比赛的学生必须经过体育、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注册认可后方能参加比赛);参加职工部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在学校、机关、事业、工矿企业、街道、民营企业等单位工作,并在2008年1月1日以前工资在册的干部职工(含临时工、合同工);参加八一前卫部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在编在职的民警、职工和驻常部队的现役军人;参加农民部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本市正式镇、村户口的农民、渔民、乡镇企业就业人员、个体经商者;参加老年人部比赛的运动员必须是女年满55周岁、男年满60周岁以上的常州市民;社会部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是常州市市民,并在2008年1月1日前居住的市民(含持有临时户口登记证的居住者)。
(二)经地区一级医务部门检查身体健康者。
(三)各部一个运动员只能代表一个地区或单位参加一个部别的比赛。职工部、八一前卫部、农民部、老年人部、社会部的每个运动员限报两个项目的比赛。
(四)退役专业运动员两年内不得代表职工参加职工部、八一前卫部的比赛。
(五)凡按年龄划分组别的不得跨组参加比赛。
(六)市少体校、市运动学校、市业余军体校、后备人才试点校、市延陵中学的学生代表原输送单位参赛,但不回原单位集训。如原输送单位未报名的可代表现学籍单位参赛。凡涉及到参赛运动员有双重学籍或借读转移的,必须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商定并报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定,最终的裁决和解释权属常州市教育局。
(七)北京、上海竞技体校及省、解放军体工队适龄运动员可代表原输送单位回常参赛。
(八)运动员如在参赛资格上弄虚作假,将按有关纪律规定严肃处理。
六、竞赛组织实施
(一)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由各辖市(区)和市有关部门共同组成大会组委会,在组委会统一领导下实施各项比赛。组委会办公地点设在市体育局。
(二)青少年部的比赛由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共同组织实施;高校部的比赛委托高校体工委组织实施;中技部的比赛委托市劳动保障局组织实施;职工部的比赛由市总工会组织实施;八一前卫部的比赛由市体育局、市公安局、市双拥办、常州军分区政治部等单位联合组织实施;农民部的比赛由市委农工办组织实施;老年人部的比赛由市老年人体协组织实施;社会部的比赛由市体育局组织有关部门或单项协会分工负责组织实施。
(三)常州市体育局对各部的比赛在业务上予以检查、督促、指导。
(四)各部比赛应成立与常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组委会相应的竞委会机构,并于2008年4月1日前报市体育局。
七、竞赛办法
(一)各部各单项比赛,按该项目的竞赛规程执行。
(二)集体项目(篮球、排球、足球)各组别少于3个队(不含3个)则取消该组别比赛。单项比赛凡参赛运动员(队)只有1人(1队)的则取消比赛(有特殊规定的按单项规程规定办)。
(三)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公布的各项竞赛规则和有关补充规定以及常州市竞赛特定规则。
八、各部(组)录取名次和计分办法
(一)青少年部、高校部、中技部比赛的录取名次
1. 小学、初中、高中组均设金牌总数和总团体(小学、初中组12项报名10项计分、高中组9项报名7项计分),分别奖励前六名。
2. 高校部、中技部设总团体,分别奖励前六名。
3. 总团体则按各单位参赛运动员在各项比赛中所获名次得分总和计算,积分多者名次列前。如积分相等,则以获得第一名多者列前,余类推。金牌总数则按各单位参赛运动员在各项目比赛中所获金牌数的多少计算,金牌多者名次列前,如金牌相等,则以获银牌多者名次列前,余类推。
(二)青少年部比赛的计分办法
按照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和市体育局竞技体育处制定的有关办法执行。
(三)高校部、中技部比赛的计分办法
1. 各项目在常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中须排出名次,第一名不出现并列。
2. 各项目录取前六名,按9、7、6、4、3、2计分,不足六名时按高限录取计分(集体项目除外)。
3. 篮球、排球、足球项目的设牌和计分办法:
第一名计金牌4枚、36分
第二名计金牌2枚、银牌2枚、32分
第三名计金牌1枚、铜牌3枚、27分
第四名计16分
第五名计12分
第六名计8分
(四)职工部、八一前卫部、农民部、老年人部、社会部均不计金牌总数,不计总团体,不排位。各项目团体、单项均录取前六名。
九、本届运动会将开展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优秀赛区等评选工作(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十、报名
(一)各辖市(区)及市有关部门、单位设代表团,代表团设团长1人、副团长若干人、竞赛联络员及其他工作人员若干人。请各地区、各单位将代表团名单于2008年4月1日前报常州市体育局。
(二)各代表团参加本届运动会第一次报项于2008年4月1日前截止,逾期作不参加论。第二次报名时,各代表团参加各部(组)比赛的报名单均按各部(组)单项竞赛规程规定的时间一式两份,分别寄往各部(组)比赛的主管部门和市体育局。
十一、裁判员
裁判长、仲裁委员或技术代表人员名单由常州市体育局委派,其他裁判员由各部的主管部门选定。
十二、奖励办法
(一)对参加各部单项竞赛中获得集体(含团体)、个人项目名次的运动员按规程规定给予前三名颁发金、银、铜牌,四至六(或八)名颁发奖状。
(二)对参加青少年部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比赛的单位颁发金牌总数奖和总团体奖。
(三)对参加高校部、中技部比赛获总团体前六名的单位颁发总团体奖。
(四)凡在田径、游泳、举重、射击比赛中达一级运动员标准和破常州市最高纪录、省青少年纪录的运动员将分别给予奖励。
(五)对在我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各部比赛中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优秀组织奖、优秀赛区的单位给予奖励。
十三、表彰常州市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和个人(具体办法和要求另发)。
十四、关于开幕式和闭幕式
常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暨第六届全民健身节开幕式,将于2008年9月上旬在新落成的常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有关开幕式的具体要求另发)。
常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暨第六届全民健身节闭幕式,将在各项比赛全部结束后择时进行。
十五、其他事项
运动员服装必须符合各项竞赛要求,开幕式的服装由各代表团自定。
十六、未尽事宜由竞赛各部补充说明。
十七、本规程总则解释权属常州市体育局。
如何踢好业余足球,从入门到精通
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踢野球的人,学踢球的路子本身就是野路子,以半路出家的居多。有一半左右的人曾在中学之前狂热地踢过足球,另有一部分是上了大学之后才开始踢球。当然还有人是在工作以后开始踢足球的,这部分人虽然很少,但绝不是没有,我下文所说的会有例子。
这些人在各业余联赛中占据大多数,有极少数人会逐渐越踢越好,更多的人是基本保持活动筋骨的目的。
我所在的球队在旧都江北,全名是桥北恒普钢构足球队。从队名来看,这是中国特色业余足球队的杰出代表---一个业余球队的成立,多半是其中某(几)个队员可以忽悠单位、或者自掏腰包提供赞助。
我们队在强盛时期,有接近40号人,按照体能及位置分为两队。这40人中,可以粗略分为几类:
1、有过专业或者半专业足球训练经历的。我们球队队长是我的同事,洪泽湖人,少年时期在上海申花训练过一段时间;球队主力前锋,河北人,在天津泰达的少年梯队二队呆过;球队中场核心也是我的同事,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校队队长(2009-2010);还有2个人,当时都是大学生,在学校校队里都是主力位置。
2、上学时候踢过球,会基本的传接球动作的。这在我们球队占多数,而且尽快球队一直有人进进出出,但真正的中坚力量是这部分人。而且,进步最快的也是这部分人。
3、纯操子。这样说可能不雅,但我们球队有大概四分之一的人由之前从来没踢过球的人组成。他们在球场上动作诡异,天下足球搞笑版里那些球员的失误动作是他们的惯用动作。但是,但就是这部分人,会是在业余足球赛中进步最大的。
至于本人,踢球10年,大学时候进过学院足球队。应该可以归到第二类。
其实诚如卢十四所说,踢野球的人超过26岁以后,技术层面已经很难有提高。所以,以上例子中的第一类就成了球队的绝对球星,基本的战术也是按照到场的球星情况安排。在人员到齐的情况下,这些人会在自己最熟悉的位置。
但是如果人员不齐,应该怎么选择?根据我的经验,所有球感和基本功好的球员,在队友水平非常之差的情况下,都应该占据中场附近,担任组织进攻和配合防守的角色。不然,一定会被打的很难看。见过不少球队,有一两个个人能力很强的球员,站在前场看着自己 的后场被别人爆出翔了还不回,这种人球商实在是低。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多数业余球队适合的战术就是防反,需要一个能突破、速度型的前锋,需要一个脚下功夫扎实、传球能力突出的中场,需要1个制空能力强、意识好的中后卫,其他位置的要求就很小了。
对于第二类,我们中大多数人都是这类人,技术不突出,身体不突出,意识不突出,速度也一般。那么提高的方向在哪儿?我的意见是,发展其中某1项(如果可以几项当然更好当然也不现实)成为自己的强项。比如射门,或者长传,或者头球。这一项技能基本可以保证在一个球队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而且一旦位置确定,自己会越踢越顺,踢球的感觉会非常美妙。
此处有例子:
本人身体瘦弱170cm-55kg,不是瘦弱,而是非常瘦弱,射门也不是强项;百米速度没测过,估计在14-15s之间;因为近视,没练过头球。但是本人有个极大的优点:跑位飘忽而且球感比较好,属于那种90分钟一直徘徊在越位位置的队员,把后卫烦躁的不行。因为稍不留神,我就已经站在了他身后。
基于这种优势,我在球队中一直打影锋,有时是右边锋。由于跟两位同事经常可以配合,默契已经形成,经常看到一个在中场横向带球,我就已经悄悄地站到后卫线的平衡端,待他一脚长传,我准确插上,直接面对门将轻轻一拨或者一推一挑,球进了。后卫发现的时候,基本不可能不用犯规就将球抢下。
就靠这种简单的传接配合,我在某联赛8场比赛中打进12个进球,差点成为最佳射手。(最佳射手被主办方球队拿走,这也是业余足球赛的特色)。
由于长期被当成前锋使用,且接高球的机会过多,我专项练习了胸部停球。一般人看我胸部停球都觉得害怕,因为我的胸部实在是太小了(男的胸大了也不正常啊),如果停不好,就被砸到,得好一会儿才能正常喘气儿。经过平时踢野球的练习,该项技术要领已基本被我掌握,除了跳起仍旧够不到的球外,其他所有来球基本都能稳稳地停下来控制在脚下,俨然步入第一类球星行列。
以下要说第三类人。
我球队里有个老哥,我们都叫他刚哥。刚离婚,35岁,唱K点**能跟**在包间里脱光衣服干起来的主儿。只是住在江北,熟悉几个球队的朋友于是就加进来。不会停球,不会传球,不会头球,连大脚都不会。(开大脚是个技术活,不信你试试你能不能踢的比门将还远)。他刚来球队就是球队的老大难,他司职右边后卫,每次都被对方爆出翔。属于那种是个人都可以带球过他一次,不过瘾再把球停下来等他追上再过一次那种。
后来经过两届业余联赛,刚哥俨然成为右边后卫中的典范。于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作为前锋要帮他补防身后的空档了。
怎么提高的呢?有两点:
①告诉他开大脚的要领。经过差不多2个月,基本上杜绝了面对来球一脚把自己甩出去而球漏过的情况。
②告诉他怎么防守。例如怎么盯住对方的右前锋,怎么去协防,何时上抢,怎么防守转身快的球员,怎么防守力量型的球员等等。虽然每场比赛都是他那边被打穿,但经过差不多1年的时间,球队基本没有哪个位置是很弱的一点。再去踢比赛,赢球的机会越来越多,于是吸收了更多的江北的踢球的人加入到球队中来,以至于后来人数太多,还分了2队出来
重庆有什么业余足球比赛吗?平常周末可以去踢踢那种,平常找不到人。
根据我的经验,大多数踢野球的人,学踢球的路子本身就是野路子,以半路出家的居多。有一半左右的人曾在中学之前狂热地踢过足球,另有一部分是上了大学之后才开始踢球。当然还有人是在工作以后开始踢足球的,这部分人虽然很少,但绝不是没有,我下文所说的会有例子。
这些人在各业余联赛中占据大多数,有极少数人会逐渐越踢越好,更多的人是基本保持活动筋骨的目的。
我所在的球队在旧都江北,全名是桥北恒普钢构足球队。从队名来看,这是中国特色业余足球队的杰出代表---一个业余球队的成立,多半是其中某(几)个队员可以忽悠单位、或者自掏腰包提供赞助。
我们队在强盛时期,有接近40号人,按照体能及位置分为两队。这40人中,可以粗略分为几类:
1、有过专业或者半专业足球训练经历的。我们球队队长是我的同事,洪泽湖人,少年时期在上海申花训练过一段时间;球队主力前锋,河北人,在天津泰达的少年梯队二队呆过;球队中场核心也是我的同事,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校队队长(2009-2010);还有2个人,当时都是大学生,在学校校队里都是主力位置。
2、上学时候踢过球,会基本的传接球动作的。这在我们球队占多数,而且尽快球队一直有人进进出出,但真正的中坚力量是这部分人。而且,进步最快的也是这部分人。
3、纯操子。这样说可能不雅,但我们球队有大概四分之一的人由之前从来没踢过球的人组成。他们在球场上动作诡异,天下足球搞笑版里那些球员的失误动作是他们的惯用动作。但是,但就是这部分人,会是在业余足球赛中进步最大的。
至于本人,踢球10年,大学时候进过学院足球队。应该可以归到第二类。
其实诚如卢十四所说,踢野球的人超过26岁以后,技术层面已经很难有提高。所以,以上例子中的第一类就成了球队的绝对球星,基本的战术也是按照到场的球星情况安排。在人员到齐的情况下,这些人会在自己最熟悉的位置。
但是如果人员不齐,应该怎么选择看根据我的经验,所有球感和基本功好的球员,在队友水平非常之差的情况下,都应该占据中场附近,担任组织进攻和配合防守的角色。不然,一定会被打的很难看。见过不少球队,有一两个个人能力很强的球员,站在前场看着自己 的后场被别人爆出翔了还不回,这种人球商实在是低。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大多数业余球队适合的战术就是防反,需要一个能突破、速度型的前锋,需要一个脚下功夫扎实、传球能力突出的中场,需要1个制空能力强、意识好的中后卫,其他位置的要求就很小了。
对于第二类,我们中大多数人都是这类人,技术不突出,身体不突出,意识不突出,速度也一般。那么提高的方向在哪儿看我的意见是,发展其中某1项(如果可以几项当然更好当然也不现实)成为自己的强项。比如射门,或者长传,或者头球。这一项技能基本可以保证在一个球队中占据不可或缺的位置。而且一旦位置确定,自己会越踢越顺,踢球的感觉会非常美妙。
此处有例子:
本人身体瘦弱170cm-55kg,不是瘦弱,而是非常瘦弱,射门也不是强项;百米速度没测过,估计在14-15s之间;因为近视,没练过头球。但是本人有个极大的优点:跑位飘忽而且球感比较好,属于那种90分钟一直徘徊在越位位置的队员,把后卫烦躁的不行。因为稍不留神,我就已经站在了他身后。
基于这种优势,我在球队中一直打影锋,有时是右边锋。由于跟两位同事经常可以配合,默契已经形成,经常看到一个在中场横向带球,我就已经悄悄地站到后卫线的平衡端,待他一脚长传,我准确插上,直接面对门将轻轻一拨或者一推一挑,球进了。后卫发现的时候,基本不可能不用犯规就将球抢下。
就靠这种简单的传接配合,我在某联赛8场比赛中打进12个进球,差点成为最佳射手。(最佳射手被主办方球队拿走,这也是业余足球赛的特色)。
由于长期被当成前锋使用,且接高球的机会过多,我专项练习了胸部停球。一般人看我胸部停球都觉得害怕,因为我的胸部实在是太小了(男的胸大了也不正常啊),如果停不好,就被砸到,得好一会儿才能正常喘气儿。经过平时踢野球的练习,该项技术要领已基本被我掌握,除了跳起仍旧够不到的球外,其他所有来球基本都能稳稳地停下来控制在脚下,俨然步入第一类球星行列。
以下要说第三类人。
我球队里有个老哥,我们都叫他刚哥。刚离婚,35岁,唱K点**能跟**在包间里脱光衣服干起来的主儿。只是住在江北,熟悉几个球队的朋友于是就加进来。不会停球,不会传球,不会头球,连大脚都不会。(开大脚是个技术活,不信你试试你能不能踢的比门将还远)。他刚来球队就是球队的老大难,他司职右边后卫,每次都被对方爆出翔。属于那种是个人都可以带球过他一次,不过瘾再把球停下来等他追上再过一次那种。
后来经过两届业余联赛,刚哥俨然成为右边后卫中的典范。于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作为前锋要帮他补防身后的空档了。
怎么提高的呢看有两点:
①告诉他开大脚的要领。经过差不多2个月,基本上杜绝了面对来球一脚把自己甩出去而球漏过的情况。
②告诉他怎么防守。例如怎么盯住对方的右前锋,怎么去协防,何时上抢,怎么防守转身快的球员,怎么防守力量型的球员等等。虽然每场比赛都是他那边被打穿,但经过差不多1年的时间,球队基本没有哪个位置是很弱的一点。再去踢比赛,赢球的机会越来越多,于是吸收了更多的江北的踢球的人加入到球队中来,以至于后来人数太多,还分了2队出来
足球运动员的选材有些什么标准?
一、许多专家认为选材的标准主要是少儿的先天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
先天素质是指少儿先天所具备的一些遗传基因、身体结构,促进在后天生活中得以发展起来的,适合于足球运动所需要的运动能力。天资在先天素质中应该是不容忽视的,这体现了少儿队员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竞技应变能力、智慧水平和思维形式。
二、体型选材:
形态指标的测试内容,通常包含着身高、体重、坐高、下肢长、小腿长、胸围、大小腿围、膝踝关节围度等,对于守门员还应增加臂展长度、手指长短和张开度大小等。
足球运动员的体形特征,一般要求是身体匀称,下肢中等、小腿细长、跟腱清晰、踝关节围度较小,足弓较高,足底略宽而长。
肌肉较细长、线条明显、皮下脂肪层薄且富有弹性,臀部肌肉紧缩上收,至于身高,主要是位置上应有所侧重,如守门员、后卫通常比前锋前卫高些,但不应过分苛求。身材高大灵活快速是足球足球运动员的理想体形特征,但这样的人才毕竟是极少的。
在形态选材中最忌讳的是仅出于狭窄的空中争夺考虑,盲目择高录取,在当今足坛中许多球星的身高都不到170cm,却是绿茵战场上的显赫人物。
扩展资料:
1、健全体系
青训中心的筹备工作历时半年,自2017年8月起,中国足球协会就派出专家组,兵分多路奔赴各地青训中心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和帮助各地查找青少年足球工作的疑点、难点和堵点。
目前,中国足协已出台了《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暂行管理办法》,对青训中心实行申报、审核、评估制度。
截至1月25日,共有24家单位发来申报材料,经过评估组对申报材料的逐一审核,结合前期专家组的实地调研情况,北京、上海、重庆、大连、武汉、成都、青岛、深圳、广州、延边、喀什、梅州、苏州、常州、普陀共15家单位获批为新周期第一批青训中心。
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表示,将建立健全“职业俱乐部青训体系、省市体育局青训体系、城市青训体系、体教结合校园青训体系、社会俱乐部青训体系”五大青训体系为一体的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布局国内、国际两类青训中心,做大做强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
杜兆才说:“中国足协将与各省区市加强合作,加快建设一批由中国足协主导、省区市共建、国内统一标准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将其打造成为中国优秀球员的摇篮。”
青训中心将成为中国足协的重要抓手,成为培养中国足球优秀人才的孵化器。中国足协会对各青训中心给予政策、管理等全方位的支持,进一步加大经费扶持力度,给予派驻青训总监、青训教练等直接技术帮助。
各青训中心将在中国足协的技术指导下,开展球员集训、基层教练员培训,积极组织各类青少年竞赛活动,青训中心的地区和全国性赛事将逐步展开。
和第一批青训中心一起揭晓的,还有青训顾问和各级青训总监,徐根宝、海斯特琳娜、达米亚诺、李树斌、孙雯、肇俊哲、杨玉敏分别受聘为青训顾问、全国青训总监和地区青训总监。
这些专家名宿将负责指导中国足球青训体系设计、青训中心建设和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全面提升我国足球青训专业化、实效化和国际化水平。
2、混合选材
辽宁、深圳、四川三地被授予“足球田径混合选材基地”成为授牌仪式的一个亮点,这也是中国足协为鼓励“双向能力协同发展,探索足球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一次革新与尝试。
足球发展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身体对抗要求,基本的运动能力越来越重要。部分欧洲足球发达国家率先认识到了这一点,欧洲众多俱乐部的青训机构专门设计和增加了以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为主的田径运动训练内容,甚至还设置了专职的田径教练,并已经因此取得了良好训练效果。
考虑训练观念转变对足球项目发展的重要性,为探索足球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中国足协最终决定在辽宁、四川、深圳三地建设“足球田径混合选材基地”,混合选材基地将以8—12岁青少年儿童训练为主。
在中国足球历史上,从田径运动员转行成为足球选手的例子并不鲜见,国脚李华筠、谢峰、孙继海等都曾接受田径训练,女足选手温丽蓉、范运杰等也曾在田径场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3、完善机制
过去,青训机构和培训单位吃亏不少,一些青少年球员年满18岁之后,在经纪人的利诱下,以各种理由不与培养自己的机构或单位签订职业合同,这种行为造成的伤害和负面效应难以估量。
现在,情况终于有所改变。中国足协对现行《中国足球协会球员身份与转会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进行调整与补充,公布了《中国足协关于调整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补偿标准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中国足协副秘书长、竞赛部部长戚军对此进行了介绍,本次调整和补充,主要涉及八大方面,其中包括增加低年龄段青少年球员国内培训补偿年龄、调整国内青少年培训补偿费用标准、严厉打击通过利用涉外转会手段逃避培训约定的行为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重要举措。
近期,有多名球员在培训协议期限内被经纪人签到了国外的低级别小俱乐部,然后再以高价卖到国内俱乐部,完成了“出口转内销”。
中国足协将对此进行严控和打击,明确提出了“出口转内销”“出国涮水”的概念,一旦发现有球员在培训协议期限内擅自有类似行为,将受到中国足协24个月的停赛处罚。
此外,在培训单位连续4年为青少年球员注册的情况下,小球员在年满16岁以后,培训单位如果能够提供不低于所在地区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3倍,则培训单位有权与球员签订不超过两年的工作合同。
球员如不和原培训单位签订合同,则会受到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停赛24个月的处罚。中国足协还将青少年国内培训补偿年龄从12周岁调整为8岁。
《中国足协关于调整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补偿标准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发布,表明了中国足协加强与规范我国青少年培训与转会市场的管理,保护与鼓励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培训的青训机构积极性,真正打造出高质量、易衔接、可持续的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决心。
人民网-中国足球改变从青训开始:混合选材 完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