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样滑冰预赛成绩计入总成绩吗
2.陈虹伊世锦赛上表现不凡,但她没参加冬奥会,是因为什么呢?
3.共赴冰雪盛会,用快乐为运动健儿应援
花样滑冰预赛成绩计入总成绩吗
答:1.不进入 2.预赛分数和决赛分数没有关系,但是只有预赛抢到了前面的名额,决赛才可以参与的。
_ト思际酢?(Jumps)、旋转(Spins)、燕式接续步/步法(Step/Spiral Sequences)
_思际酢芯?(Lifts)、抛跳(Throws)、捻转(Twist Lifts)、螺旋线(Death Spirals)、单人同步转/双人联合转(Solo/Combo Spins)
_杓际酢芯?(Lifts)、步法(Step Sequences)
_谢 萌?(Edge Quality)、膝盖(Knee Bent)、浮腿(Free Leg)、滑行速度(Speed)等。 3.花样滑冰运动按照参赛人员和技术动作的要求,可以分为众多单项。花样滑冰的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共有四个,归属三个大类:单人滑(分男子和女子两项)、双人滑与冰上舞蹈。单人滑包括男子单人滑与女子单人滑两项,技术动作要素包括跳跃、旋转、接续步、燕式步等等。三大类项目中,单人滑对跳跃的要求最高,因此单人滑通常代表了选手能达到的最高跳跃难度。连续跳跃应作为一个动作单位来评分。两个最难跳跃的基础分相加,乘以0.8的系数,之后加上最难的跳跃的执行分。
陈虹伊世锦赛上表现不凡,但她没参加冬奥会,是因为什么呢?
陈虹伊作为一名00后,她在世锦赛上表现十分出色,但却没有获得参加冬奥会的资格,是因为在冬奥会到来之前,国家队在最有资格参加的三名运动员中举办了三战五场比赛,选拔总积分最高的参加这届北京冬奥会。最终的选拔结果是朱易获得了第一名,发挥出色,而陈虹伊发挥失常,只获得了第二名,这其实与运动员自身的状态也有关系,因此与冬奥会失之交臂。
陈虹伊虽然在世锦赛表现优秀,但在选拔赛中发挥失常,只获得第二名。
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表现不仅与之前努力训练有关系,还与当时的自身状态有关系,有的运动员平常训练时成绩非常不错,但到比赛场上容易紧张,心理素质稍微差一些,会影响比赛的状态,也会影响比赛成绩。
陈虹伊在2020年参加了很多场比赛,也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再加上她本身颜值非常高,舞姿优美,获得了很多网友的喜爱和支持。因此在北京冬奥会到来之前,人们都觉得陈虹伊将会代表我国参加比赛,对她寄予厚望。但究竟派谁参加比赛不是由我们来决定的,而是通过运动员自身状态,在队内进行选拔比赛,根据综合实力来进行决定的。
在当时,能够代表我国参加冬奥会花样滑冰项目的比赛名单中有三人,分别是陈虹伊、朱易、林珊,可名额只有一个。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要选择艺人参加冬奥会的女单比赛,而国家队为此进行了三战五场的选拔赛,在这场比赛中陈虹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失误,没有取得最好的成绩,只排到了第二名。
朱易在选拔赛中发挥出色,获得最高积分,得到参加奥运会的唯一资格
网友们对朱易选手的了解并不多,很多人都觉得她不如陈虹伊有实力,甚至还质疑她能获得参加冬奥会的资格,是因为她父亲的原因。而在冬奥会比赛中,朱易在赛场上的表现不是那么出色,也使得网友们十分失望,对她的质疑就更多了,觉得她不配获得参赛资格。
可实际上网友们应该理智看待这次比赛,在之前的选拔赛中,朱易确实获得了最高分,她光明正大地凭借自己的实力获得了参赛的资格,而并不是所谓的后台。而且在赛场上运动员自身的状态也十分重要,朱易开始确实表现不是很理想,但也不要给她太多的压力。
陈虹伊没有获得参赛资格,是因为朱易比她的状态更加稳定。
陈虹伊和朱易是同龄人,她们同样优秀,虽然朱易在公众面前推了比赛并不多,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也有非常优秀的成绩。而在之前的选拔赛中,朱易确实比陈虹伊表现更加出色,发挥更加稳定,才获得了唯一的参赛资格,这是她应得的,任何人都不用去质疑。
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相信国家队的判断,没有人比他们更想得到比赛的胜利,获得金牌,而国家队的教练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举行选拔赛,那么就该以这样的成绩去综合评定。而我们不该以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件事情,评论这件事情,毕竟我们都不是专业的,虽然我们有着自己的喜好,非常支持陈虹伊,但也不该去质疑其他的运动员,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沉重的压力。
笔者寄语:
运动员经过十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来进行训练,备战比赛,没有人比他们更想要获得金牌,夺得荣誉,为国争光。我们身为普通观众,只要默默的给予支持就好了,不要过多的去评论质疑。我们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足够努力,足够优秀,足够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佩。希望所有的运动员在这次北京冬奥会中都能获得好成绩,期待他们的表现。
共赴冰雪盛会,用快乐为运动健儿应援
11天后,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冬奥会)将在北京盛大开幕。届时,世界目光将齐聚中国。
回顾历届冬奥会,中国选手曾贡献过许多难忘画面。例如,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杨扬夺得短道速滑500米冠军,为中国队摘下冬奥会首金。8年后的温哥华冬奥会上,王濛连拿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和3000米接力冠军,成为中国短道 历史 上首个三冠王。
对于创造 历史 的运动员而言,有哪些铭记于心的冬奥记忆?作为普通观众,我们又能如何参与其中?在北京冬奥会来临之际,新京报专访了四位入驻抖音的世界冠军,听他们讲述比赛背后的故事,感受冰雪运动魅力,一起为运动健儿应援。
杨扬:发自内心相信我们能为世界冬奥会贡献力量
申奥彩排感动落泪
作为运动员,杨扬的战绩十分辉煌。她曾先后拿到过59个世界冠军,3次参加冬奥会共收获2金2银1铜。于她而言,每届冬奥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但提到北京冬奥会,2015年的夏天有着特殊的意义。彼时,国际奥委会第128次会议在吉隆坡举行,已身怀六甲的杨扬作为申奥陈述人之一,进行了现场演讲。
杨扬。受访者供图
虽然正式陈述那天,她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但在前期彩排中,她曾忍不住哭了。她解释自己落泪的原因是因为她认为冬奥会和中国是一个特别好的结合,会相互补充。“我是发自内心地相信我们能够为世界冬奥会贡献力量,同时也相信冬奥会能推动中国 社会 发展。”
作为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扬的主要任务是为组委会建言献策,让运动员的声音能够被听到。
杨扬回忆第一次开会时,她和同事们就提前收集了100多条意见和建议,都是运动员们对北京冬奥组委会筹备工作提出的想法。“当时我自己提了关于后奥运可持续发展、哺乳期妈妈运动员等建议。其他委员比如赵宏博,提出因为花滑衣服容易破,所以需要针线包。还有运动员李妮娜也提到自己曾因场馆轮椅不够,受伤后只能坐超市小推车去领奖。她建议开通无障碍通道,为受伤运动员提供便利。”
“我们把这100多条梳理成48条,当面向(北京冬奥)组委会做了汇报和递交,效果非常好,最后也都有反馈。”杨扬坦言,虽然近两年受疫情影响,线下工作会议有所减少,但她们还是会及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沟通,积极参与冬奥会的筹备。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杨扬投入其中的时间也越来越多。空闲时,她会通过抖音发布一些冰雪运动相关的短视频,科普运动知识,有意识地拉近大家与冰雪运动的距离。杨扬笑着说之前很多人问她冰刀能不能切菜,为此,她特意录制了关于冰刀的系列科普视频。
杨扬称自己很喜欢这种分享形式,也感受到了大家对此次冰雪盛事的热情。“我感觉这种沟通和互动很有意思,这也是科普知识的好机会,让大家感觉到冰雪运动并不遥远,冬奥并不遥远。”
北京冬奥会,中国短道速滑队拿到5男5女的满额参赛席位。作为前辈,杨扬表示不想给选手太多压力,只希望他们能尽全力。“中国短道在中国的冬奥 历史 上立下过汗马功劳,希望师弟师妹们能继续勇敢地扛起大旗,这大旗不单单是金牌能够说明的,更重要的是在赛场上的拼搏精神。”
张丹张昊:赛场上失误不可怕 可怕的是放弃
中国花滑收获宝贵银牌
2006年的都灵冬奥会是张丹/张昊第二次冬奥之旅。此前他们在世界大赛上已有所斩获,因而都灵一战,两人被寄予厚望。然而,肩负冲金任务的“张张”组合在完成抛四周跳动作时出现失误,张丹重重摔落后撞向护板。
张丹。受访者供图
在现场观众担忧的目光中,简单调整后的张丹在张昊的搀扶下,含泪回到了冰面上。伴随《龙的传人》旋律,两人翩跹起舞,以出色发挥完成了比赛,并最终收获一枚宝贵的银牌,这是当时中国花滑代表队在奥运赛场上拿到的最好成绩。
聊起那场难忘的比赛,张昊表示:“失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放弃。”对两人来说,尽管有遗憾,但跌倒又站起,拼尽全力坚持到最后一刻的赛场记忆更显珍贵。
张昊。受访者供图
作为前辈,他们寄语今年参赛的运动员们也要坚持到底。张丹说:“能参加家门口的奥运会非常难得,希望大家不要受到外界影响,专注做自己的事情,真正投入和享受比赛。”
本届冬奥会,中国花样滑冰国家队共获得5个参赛名额。除了有夺金点外,张丹和张昊认为,花样滑冰本身就是极具观赏性的 体育 项目,值得一看。
两人重点推荐项目自然是他们最熟悉的双人滑。张丹认为,双人滑是花样滑冰项目中最综合的一个小项。比起冰上舞蹈,双人滑增加了一些有难度的技术动作,而与单人滑相较,其又考验了组合两人的配合与默契。这使得项目训练难度增大,但也赋予了它更多看点。
除了包含 体育 运动的力,双人滑还兼有艺术创作的美,服装就是这一特点的展现。
两人介绍,每次赛前,他们都会按照作品的音乐风格、表演形式、舞蹈编排等精心设计服装。张丹笑着说:“如果没有合适漂亮的衣服穿着上场,就像没穿衣服一样。”
渴望传递更多花滑正能量
无论是2021年刚宣布退役的张昊,还是离开赛场多年的张丹,今年冬奥期间都安排了不少工作。两人表示近期在做一些宣传推广、资料准备工作,赛时将会参与到赛事解说中。
两人坦言,作为冰雪人,很高兴能为北京冬奥会出一份力。之后将会继续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推广花样滑冰,宣传冰雪运动知识。
王濛:看冬奥比赛 到我的直播间来
推广冰雪运动忙碌又满足
进入北京冬奥会周期后,本就不清闲的王濛变得更加忙碌了,她形容自己的生活“充实又满足”。
王濛。受访者供图
虽然每天奔波在宣传冬奥,推广冰雪运动的路上,但王濛直言不觉得累,更多的感受是充实和满足。“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很高兴能以冰雪人的身份参与其中,内心觉得挺满足的。”王濛说。
“我们既要办赛,也要参赛,人人都是东道主。”王濛说,“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压力都压在比赛的运动员身上。”
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王濛深知选手们背后的付出,“他们的备战经历绝不是只有你看到的那一刻,我们应该互相减压,不应该为金牌去给他们制造压力。”
对于参赛的 体育 健儿们,王濛表示从历届比赛来看,东道主国家的表现都不错,希望运动员不要压力太大,保持良好心态,“轻松快乐参赛,我觉得这样结果不会差的。”
做多场直播讲解冬奥比赛
退役至今,王濛一直坚持进行冰雪运动的推广。此次冰雪赛事期间,她也将在抖音上进行多场直播,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和角度为大家讲解。
赛场上雷厉风行的大魔王,玩起短视频也得心应手,幽默又直率的性格为她圈粉无数。聊起抖音上发布的内容,王濛笑称自己是“冬季项目天花板”,努力为大家带来最准确的冰雪运动知识。“我觉得大家需要更多了解这次盛会。”说着,她给自己打起了广告,“看比赛讲解,上王濛抖音直播间来,这里最全面。”
此次冰雪盛事期间,王濛将以己之力贯彻带动大众快乐观赛,让运动员享受舞台的目标。届时,她会在抖音进行多场直播,通过欢乐又不乏专业的“濛式”解说与大家一起享受 体育 竞技的魅力,感受夺牌之外的观赛乐趣。
“世界越爱越精彩,雪花纷飞迫不及待入怀……”在《一起向未来》的悠扬旋律中,冬奥脚步渐近。
赛场上,经过多场活动测试,北京、延庆及张家口三个赛区已做好准备,冬奥舞台静候全世界 体育 健儿的到来。对于即将主场作战的中国奥运军团来说,家门口参赛的机会无疑是难得的,也是珍贵的。希望大家能如几位前辈所言,放下包袱,享受赛场,向世界展示中国冰雪运动员的风采。
如今,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仅剩11天。同心筑梦,共襄盛举。无论参赛还是观赛,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让我们放下唯金牌论、唯奖牌论的偏见,用快乐为运动健儿们应援。相信北京冬奥会定会成为奥林匹克故事中,精彩又难忘的一章。
编辑 董玫 张磊 校对 杨许丽